何埂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

乡镇概况何埂镇位于永川区南部,距城区30公里。东与江津区相邻;西与仙龙镇接壤;南接松既镇;北连双竹镇、临江镇。是永川区的农业大镇,也是永川区南部区域性中心集镇。

交通优势:何埂交通四通八达、快捷便利。境内有成渝铁路柏林火车站;五(间)朱(沱)二级公路穿境而过,永(川)沪(州)一级公路擦边而行;距长江深水码头仅有8公里。是永川区南部地区交通聚汇中心。

自然资源何埂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永川区石笋山自然风景旅游区坐落在何埂柏林境内,秀美风光与文化古迹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资源广博神奇,集"雄、奇、险、秀、幽、神"于一体,峰林叠翠、群峰竞秀、神奇壮丽,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何埂柏林矿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质量优,有石英砂、耐火粘土矿、土陶粘土矿,预计开发建设30-50年时间没有问题;四川石油公司蜀南供气站建设在境内石宝村,可保证民用天然气和工业用气;圣水、临江两河贯穿全境,水量充沛、水质清澈。

特色经济

何埂农业发达、百业兴旺,无核柑桔香飘万里、稻田养鱼斐声海外,农副产品尤其丰盛。已建成10000亩台湾大椪柑基地、4000亩稻田养鱼基地、4000亩花椒基地、2000亩笋用竹基地、年产50万只商品兔基地。何埂正加紧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打造“重庆椪柑镇”。

场镇建设:何埂场镇建设,欣欣向荣。何埂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以新的思维、新的观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小集镇。

农业发展

一、基本情况,面积、主要农产品

何埂镇压位于永川南部的中心集镇、距永川城区32公里,幅员面积73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242个村民小级,两个居委会,近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4800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40135亩、林地3000余亩、非耕地40000余亩、常年种水稻37000亩,产稻谷21900吨。玉米5200亩,25500吨,油菜3200亩,380吨;柑橘5690亩,其中结果树2600亩,产柑橘4000吨;年出售生猪45000头,羊2500亩、鸡12万只、鸭22万只、鹅9800只,兔2.5万只,水产品产量55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2002年),是典型的农业大镇。

二、地形地貌、气候条件

何埂镇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浅丘地带、平均海拔高度280米左右,以沙壤土、轻壤土为主。由遂宁组和沙淳庙组发育而成,土质肥沃。属来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1oc,年除雨量1050-1150mm之间、雨量充沛。

三、交通和水利设施情况

何埂是永川区南部交通的中心,境内有成渝铁路柏林站,永朱二级在境内有8公里,何聚、何张、何柏、何科镇级公路28公里,村级公路280公里,距长江黄金水道(松溉码头)仅8公里。境内有大小水库5座。库害7563m3,上游水库左右干渠 境内5公里,灌面1.5万亩,溪河5条,石河堰15道,蓄水400万m3,堰塘 671口,蓄水90m3,电力提灌站24处,装机582.5千瓦,微型抽水机824台,水资源丰富,灌溉方便。

四、农来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一)调整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百万工程项目为依托,压缩粮食面积,突出发展经济作物,扩大家庭养殖,推进城镇压化进程、转移农村劳动力。

(二)调整的原则

1.立足该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

2.根据市场需求,重庆发展名、特、优、新品种的原则。

3.依靠龙头企业、走农工贸产业化建设的原则。

4.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的原则。

(三)调整重点区域

“三路、两河、三山”即五朱公路,何柏公路、石科公路沿线;圣水河、临江河两岸、朝东山、云雾山、大山平及周围。

(四)建设的项目

1.建成2.5万亩椪柑基地。

2.10万头瘦肉型猪。

3.百万只商品兔。

4.1万亩稻田养鱼。

5.1万亩优质花椒。

6.3.5平方公里何埂中心集镇。

城镇建设

何埂镇位于重庆永川区南部30公里处,全镇人口4.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43万人,总面积73平方公里。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优美,是永川区的鱼米之乡。该镇地理位置优越,距长江黄金水道7公里,紧靠建设中的永川到泸州高速公路。五朱公路贯穿该镇南北,成渝铁路顺该镇东北部穿境而过,柏林火车站正位于著名风景区石笋山脚下。距长江朱沱深水港15公里,松溉浅水码头7公里,是中外客商投资的胜地。

何埂镇是永川区规划建设的中心镇之一。城镇现有规模0.9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3万人。城镇现有呈三条南北纵向发展的主要街道,五朱路沿线的商住楼正在破土动工。今后,何埂镇将在五朱路沿线以东、圣水河河畔以南的3平方公里地带,重点建设永川区圣水河生态农业观光区、何埂加工业园区、大型集贸市场、商贸中心、文体中心、园林公园、商住区以及文化广场。

何埂镇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并已建成相当规模的水厂,能满足规划区内所需用水量。区内建有邮电大楼、天然气供气总站和供电设施,能满足各类企业的生产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

何埂镇城镇建设坚持以环保为中心,立足打造现代精品城市,努力构建山水园林城市。紧紧围绕“打城市基础,建工业重镇、兴绿色产业、创园林城市”的基本思路,力争在未来七年把何埂建成3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区面积和3万人以上常驻人口规模的园林城市。

工业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何埂镇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及独特的区位优势,走工业强镇的道路,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现有乡镇企业17家,其中工业企业15家,建筑企事业2家,从业人员2156人,年创总产值3025万元。在十六精神的指引下,全镇工业立足优化结构,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

观光旅游

一是何埂镇是永川区重点规划建设的中心镇,是永川南部区域10万亩柑桔产业化工程核心示范区,且石笋山又是永川区重点旅游开发区,这为何埂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石笋山位于永川东南何埂镇的柏林境内,距城区约36公里,属云雾山系,海拔最高处700米左右,属一级林区,多马尾松、杉木林、油桐、间植桃、李、梨等经济果林,林区气候宜人,林木茂盛,风景秀丽,男、女石笋山,鳄鱼石,大圣象、孔雀湖等自然景观和三教寺、弥陀寺等人文景观联缀成一处具有灵秀、优雅、雄奇、险峻特色的旅游景区,交通便捷,每年游客已达二十万人左右,已促成其旅游区的形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