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要经历】

程小可,1975年9月出生,江西新建人,管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第7届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 年6 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2004 年7 月-2006 年6 月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2005 年10 月-2006 年2 月赴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学院进行合作研究;2006 年7 月被北京化工大学破格引进为教授;2009年7月起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有: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准则、公司财务管理等。近年来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审计研究》、《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动态》、《中国会计评论》、《经济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会计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2 部以及译著2 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 部。曾荣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 年度中国发展研究奖学金、2003 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2003 年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2004 年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其博士论文荣获2005 年杨纪琬优秀学位论文奖以及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海峡两岸会计与管理研讨会优秀论文(2006)。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并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实务方面,程教授为实战型企业培训师和资深财务领域研究员,兼任数家著名公司财务顾问,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种政策与咨询项目等,培训知名企业上百家。程教授近期的咨询与培训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移动、中国化工集团、美的集团、攀钢集团、中国顺驰、财富证券、古井贡酒集团、邢台钢铁、山东电力、东北电网、上海电力、鲁能集团等。

【承担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1] 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年立项,项目编号70802006)——“线性信息动态视野下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实证研究”(研究经费为17万),项目起止时间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

[2] 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8年立项,项目编号08JA630009)——“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结构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研究经费为7万),项目起止时间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

[3] 主持一项国家电网公司软课题“国家电网公司会计选择研究”(研究经费为40万),项目起止时间为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

[4] 主持一项国家电网公司软课题“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研究经费为60万),项目起止时间为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7月30日。

[5]2007年承担了数家大型中央企业及若干上市公司等委托的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办法建设以及新制度转轨顾问及辅导等工作,总负责经费超过300万元。

[6] 主持一项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题目为“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

[7] 主持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5037373),项目名称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该项目于2006年结题。

[8] 作为重要成员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它们分别为:“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批准号70072035,于2004年结题),在本项目中负责研究设计与研究报告撰写工作;“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批准号70372065,于2006年结题),在本项目中负责研究设计与研究报告撰写工作。

[9] 参与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控股股东利益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营运研究”(批准号03BJY019,于2006年结题),在本项目中负责研究设计以及论文撰写工作。

【发表论文】

[1] 程小可、卿小权,2008,“剩余收益估值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第2期;

[2] 程小可、卿小权、佟岩,2008,“基于会计信息的权益估值研究:线性信息动态过程视野”,《会计研究》,第2期;

[3] 佟岩、程小可,2007,“关联交易利益流向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管理世界》,第11期;

[4] 程小可,2006,“线性信息动态过程下的权益定价与ERC的决定因素”——一项基于信息非对称的分析式研究,中国首届管理学年会论文;

[5]王化成、程小可,“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理论回顾与未来分析框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精品与评价(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6] 程小可,2005,“上市公司盈余结构的业绩预测价值”,《经济科学》,第4期;

[7] 王化成、程小可、李玲玲,2004,“亏损与非线性对股票回报与会计盈余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析与证据”,《中国会计评论》,第1期;

[8] 王化成、程小可、佟岩,2004,“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会计研究》,第5期;

[9] 程小可、李玲玲,2004,“盈余与股票回报的非线性关系研究——与线性关系的对比及来自沪市的证据”,《中国软科学》,第2期;

[10] 程小可、王化成、刘雪辉,2004,“年度盈余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应——来自沪市的证据”,《审计研究》,第2期;

[11] 王化成、程小可,2003,“分拆上市与母公司股权价值研究——同仁堂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第4期。该文收入《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一书;

[12] 王化成、程小可等,2003,“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理财者》,第4期;

[13] 王化成、程小可、刘雪辉,2003,“中国资本市场披露现金流信息的有用性”,《经理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0期;

[14] 程小可,2000,“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博弈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第8期;

[15] 潘琰、程小可,2000,“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主成份评价方法”,《会计研究》,第1期;

【著作与教材等】

[1] 独立著作:程小可,《基于会计信息的权益定价研究——线性信息动态过程下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7080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2] 独立著作:程小可,《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环境的研究架构与经验证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3] 独立著作:程小可,《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与实证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4] 合作著作:王化成、程小可等,《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编号:7037206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5] 译著:程小可、辛清泉、毛丽娟译,《会计理论:信息含量视角》(分析式会计研究经典著作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6] 译著:陈晋平、程小可译,《管理会计:决策信息》,中信出版社,2004年1月。

[7] 译著:裘益政等译、程小可审校,《资本市场导论:产品、策略、参与者》,中信出版社,2008年1月。

[8] 教材:王化成、程小可等编,《高级财务管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二版。

[9] 教材:王化成、卢闯、程小可、尹美群编,《财务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获奖情况】

[1] 2006年,程小可的论文“线性信息动态过程下的权益定价与ERC的决定因素:一项基于信息非对称的分析式研究”荣获海峡两岸会计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2] 2005年,程小可的博士论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获第二届杨纪琬优秀博士论文奖学金

[3] 2005年,程小可的博士论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4] 2004年,王化成、程小可、佟岩的论文“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获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会计研究》,2004年第5期)。

[5] 2003年,王化成、程小可、刘雪辉的论文 “中国资本市场披露现金流信息的有用性”获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

[6] 2003年,程小可荣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基金会颁发的“2003年中国发展研究奖学金”、

[7] 2003年,程小可荣获“2003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