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梆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湖县剧团在表演花梆舞

花梆舞在太湖县农村俗称打梆子。建国初期,经我县文化工作者挖掘整理后获定现名。

据《太湖县志》记载:“七日,……日暮,群小儿鸣金鼓,自内达外咸云赶狐狸。”山区民间也有夜间持梆带叉上山驱赶侵害野兽保护庄稼的习惯。并在休息时以敲梆为乐,相互嬉戏。

花梆舞的梆子采用实际生活中的梆子,涂上彩漆,并以彩条装饰,梆声部分采用实际生活中较有代表性的梆子声,还采用了京剧锣鼓的“急急风”,使梆声节奏感更强。

锣鼓经和传统民间舞蹈“罗汉除柳”的伴奏音乐相同,加以改进后,气氛更热烈、喧闹。

舞蹈采用传统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并按情节需要,进行编排,粗犷、奔放,地方特色浓厚,表现了太湖山区人民与自然抗争不屈的性格,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