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武汉经贸大学于1992年下半年开始筹建,1993年6月14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教委发文[鄂教高(1993)054号]正式成立。2000年8月学校经省计委和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挂靠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成立了武汉工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吴家湾校区,2007年根据政策调整成立了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吴家湾校区。
内设机构
武汉经贸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院两极管理。学校机构设置有校党、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财务处、保卫处等,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分类归口到上述部门,实行分工有序的管理。同时,将现有13个专业归口并成立十个院,强化院长责任制,院长全面负责本院思想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工作,各班配备有班主任,配合学校管理机构对学生实行全面综合管理。
学校拟成立了中共支部委员会,在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党的工作,共有党员32人。
学校团委在省教育机关团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系设有团总支,各班设有团支部。学校十分重视党团组织建设,师生中有党员培养对象和积极分子180余名。
学生人数
学校现有学生2600人,建校15年来,为社会培养近9000名合格大学毕业生。
从业人员
学校成立时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具有职业资格人员8人,到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166人,其中专职管理人员65人,具有职业资格74人。
二、主要工作
深化教学政策,加强学生管理
学校一直坚持“质量为本、特色服务、规范办学、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把政治和德育工作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头事大事,突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抓日常教育,重视党团及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建设,着重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密切联系家庭教育,鼓励先进,弘扬正气。
强化辅导员制度,注重学生工作
采取“政工干部+班主任+生活指导员”教育管理制,集教育和守护于一身,管理人员有知识、有经验、有朝气,24小时与学生朝夕相处,贴近思想,贴近生活,既是学生的指导员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到学生课下八小时外有人管理,切实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目标。
积极推进教改,注意能力培养
以培养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运用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实践教学传统,强化教学基地建设,严格规范教学实习过程管理,保证时间,保证经费,完善措施。
严格教学管理,注重四个落实
学校长期重视教学管理。一方面不断推进规范化、现代化、人性化管理,逐步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部系的主体作用,调动部系、学科及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管理效果和效率。针对教师聘任制的实际,特别强调四个落实:一是教材落实,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二是上课落实,讲究因材施教。三是监控落实,建立领导干部听课制度,随时掌握老师教学情况,确保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四是考务落实,精心准备,严肃纪律,确保考试的严肃性。
三、主要特色活动
综合培养,素质育人
学校为学生打造展示才艺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及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空间。定期举办绘画、摄影展,以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经常举办由学生自己组织的讲演比赛,校园十佳歌手评选,周末交谊舞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务实的校风,扎实的学风
“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是学校的教育理论,落实教育部关于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的“双证制”,在保质保量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育计划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的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学生毕业时95%以上的均可达到教育部双证标准。近年来,学生通过单证员、报关员、平面设计师、电算化会计、会计从业资格证、物业管理师、WEB开发工程师、国际认证网络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取得职业证书的有861人。其中05年报关员考试合格率为37.5%,高于全国当年平均成绩合格率27.5个百分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二级考试,在所有考试院校中成绩排名稳定在前8名(含部属、省属本科院校)。
四、武汉经贸大学2008年独创本科就业双证教育面向全国招生,是迄今为止,第一所敢公开承诺与考生签订就业合同的大学。
本科就业双证教育形成背景
基于目前我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现状,信息产业部《十一五》计划调查研究显示, 到2010年,中国专业软件人才缺口达100多万,各类软件人才的严重紧缺已经制约了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为培养符合国际要求的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的专业软件人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国际人才基金交流会集中三方各自的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实施《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英文简称CSTP)计划。
为解决传统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又满足投身职业培训的考生能够接受到大学环境的熏陶,同时获取象征身份的学历文凭的愿望。2008年经我校党委研究决定,为贯彻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招收一批有志投身软件行业的高考毕业生,我校实行“定单培养”。大力推进国家软件行业发展,培养出同时拥有学历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