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次郎之简介其实小次郎的剑技未必输于武藏,但武藏除了是一名剑客外,也是名优秀的兵法家。相传两者相约在小仓岛决战,宫本武藏故意迟到,令小次郎心烦意乱。决战中,武藏手持比对方更长的兵刃(问附近船家购得船桨,削切成长刀四尺有余,在水中吸收了水分的木刀质量更高,则伤害更大),更背对朝阳,利用阳光迷住佐佐木的视线,击杀小次郎,再由沙滩不留足迹地脱离现场。两强相争,斗智斗力,小次郎力则有之,智有不逮。

与出身于并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则是在拥护和赞扬的光环的环绕中成长起来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纨绔子弟不同,小次郎绝对是一个剑术奇材。跟随钟卷自斋学习过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时,钟卷为了活用小太刀技法而让小次郎使用大太刀,久而久之小次郎的大刀技法变得越来越纯熟。小次郎的师传爱刀“物干焯”便是长达三尺二寸的长刀,而小次郎的绝技"燕返",更是能够将长刀之利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小次郎,却连"燕返"都没有使出就败在了宫本武藏的剑下。跟武藏决斗时的小次郎,无法发挥自己刀长的优势,因为武藏在决斗之前,特意制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长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备前长船长光"长了整整一尺。
小次郎之剑技
燕归来“燕归来”也有一说为“燕返”。日本战国历史上,敢称为 “剑圣”者,惟独新阴流鼻祖----上泉伊势守信纲(上泉信纲),及二天一流始祖----新免武藏玄信(宫本武藏).而使后者最终扬名天下的一战,便是战国记中最著名的剑道决战: 严流岛之战.
追述至三百九十一年前的庆长十七年(一六一二)四月十三日, 新免武藏约战佐佐木严流之祖----佐佐木小次郎于小仓舟岛(即是现在的严流岛).此战之结局不必我多费唇舌,已是家喻户晓.而今,要谈论的,正是这次决斗中的失败者: 佐佐木小次郎.严流小次郎者,越前守坂庄净教寺村人,文禄四年(一五九五)生。曾学剑于中条流钟卷自斋通家. 中条流是有史可查的日本最为古老的剑术流派, 由中条兵库头长秀(?--1348)创建.而钟卷自斋通家,连有着一刀流鼻祖之称的伊东一刀斋也是其门下众弟子之一.且自创了钟卷流,可谓已达剑圣之境,可为何在历史上的名声反不如两位弟子:“小次郎和一刀斋”(传说是钟卷自斋因不满弟子伊藤一刀斋的懈怠而约其比试,反而败在对方剑下,从此销声匿迹)。但可以知道的是他的剑术师富田势源是承中条流中的富田流一脉,而富田流所擅长者,乃使用小太刀的技巧.
小次郎的一生,所记录不多,但传说中不时提到一个名字----燕返.作为他的得意技.燕返之名源至作为武者游历诸国的佐佐木小次郎在周防国(山口县)斩落了空中飞翔的燕子,创出了绝学“燕返”的故事。鸟类中,以飞翔速度著称的便是燕子.可以剑斩燕,此等剑术,可谓神乎!但不幸的是,这一绝技,因严流岛之战前并无传授他人,至以从此失传.为此,考证许久,参考多家资料,得一结论,燕返之技,实则乃拔刀术中极度高深的一种.谈到拔刀术,必须谈的就是林崎甚助重信(1547—1617)所创的神梦想流. 林崎甚助重信此人为古日本出羽之国人氏,生于林崎村(现日本山形县村山市楯冈町),为报父仇,苦研刀术,
拔刀术使用柄部及刀刃比普通尺寸长得多的太刀,其有利点是在斩出一剑做圆形运动时,因长度增加,剑尖部分的速度及攻击力也会相当惊人。这便是攻击与拔刀一体的拔刀术.如果说得明白些,不过是超速的拔刀与收刀.(同时也超超超超级难练,我试过,幸好是钝刀,否则我宝贵的手………)这一点,恰巧与佐佐木小次郎所用长太刀相符,此为其一.其配刀备前长船长光(又名物干棹),

根据《二天记》记载:“带着三尺长的刀,备前长光的刀。”如此证明,小次郎之配剑长度是三尺上,非但远远长于小太刀一尺五寸的长度,且比之一般太刀也长出三十厘米左右.这种长度与当年林崎甚助重信所用的 “信国”极其相似.
而拔刀术的攻击,则深符日本剑道所讲求的 “一击必杀”之原理,简单说综合起来一个字:快!。也正是这个快字,结合刀斩飞燕的典故,只有拔刀术所发出的高速剑招方可追上同样以快闻名的燕子.这乃第二点.
的确酷到没话说了.也是拔刀术.而拔刀术的究极特性,在于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以克敌,且讲求一招必杀,绝无第二次出招的可能.当你拔刀而出的瞬间,身上的破绽亦在同时暴露无遗,如果你无法毙敌,斩空的那一刹那,除非对方傻,否则必还以颜色,到时完蛋大吉的只可能是你自己.而要做到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最最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需要心之平静如水,以迅速反应出周围特定事物(比如敌人的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身体变化等等.以此决定出刀之最佳时刻以破之.
小次郎之决斗
在严流岛一役中,且看武藏之做法:约定午前八时决斗,出于对对手的尊重,小次郎早早到了现场。而武藏却偏偏要迟到,规则规定如果午前十点对手未到就作弃权论。武藏九点多还未到,可以想象,这时的小次郎等得既焦急,又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以为要不战而胜了。但九点三十分,武藏突然出现。此时的小次郎自然已无镇定的心态对敌了.扔出刀鞘便向武藏砍去,武藏对小次郎说道:“你把刀鞘都扔掉了,还怎麽赢我?” 但小次郎已无心听武藏说教,仍然执意和武藏比试,小次郎又焦虑又愤怒.只此以上两点,足以见武藏之狡诈,以心理战术破掉了小次郎止水境界,其必然使得小次郎压箱底的燕返绝技无法可用.再舍弃成名之技:二刀流,而以四尺多长的船槁削尖了作刀,破除小次郎物干焯三尺长度优势.最后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寓.一代剑术天才佐佐木小次郎连得意技----燕返都还没能用出的情况下惨死于武藏之卑劣手段下.武藏之无耻足以鉴之.呜呼!悲叹天纵奇才,非剑无利,却身死小人诡计之下,至燕返之不存,天地之不幸甚矣!! 小次郎最终死于武藏刀下。
小次郎之武器
小次郎所用的兵器并非小太刀,而恰恰与之相反,是最长的野太刀.其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正是为真正剑术家所被要求的辟新径之道. 据《击剑业谈》所记,一日,势源之弟治郎左卫门景政正式与他较量,原本想对顽劣子弟惩戒一二,没曾想数招之间,小次郎就以“虎切”的招数,击败了景政,由此一战成名,自创严流(岩流.愿流.眼流)一派,从此亦称严流小次郎。
小次郎之对手小次郎最大的对手即宫本武藏。宫本武藏,1584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宫本,逝世于1645年。宫本武藏玄信(在兵法二天一流正称为新免武藏玄信),小时候跟从父亲新免无二之助一提真学习当理流兵法,十三岁开始到二十九岁送为此这一段期间跟其他流派比武六十多次,从来没有失败过一次。剑术以外还是手里剑和体术(徒手武术)等多种多样武术的高手,二十来岁已经开创一派号称"圆明一流(圆明流)";庆长十年(1605)写下剑术书《兵道镜》。宽永年间(1624 ~1644)完成二刀的兵法,号称"二刀一流"。武藏第五十七岁时宽永十七年(1640),得到熊本藩主细川越中守忠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授兵法,同时开始写下兵法理论的著作,称为"兵法二天一流"。也是在武藏进入熊本以后的事情。宽永二十年(1643)十月,武藏隐居灵岩洞开始执笔写作《五轮书》。正保二年,将《五轮书》传给寺尾孙之丞胜信,《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传给寺尾求马助信行以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死时六十二岁(另一个说法是六十四岁)。
宫本武藏是日本战国末期与德川幕府前期的一位剑术家,他在日本的影响相当大,以致有“真田(幸村)的枪、宫本的刀”的说法。他自称:“余自幼钻研剑法,遍游各地,遇各派剑客,比试六十余次,不曾失利。”日本是一个崇尚武力、崇尚刀剑的民族,明朝尽管与日本朝野都发生了摩擦,还是大量地从日本进口刀剑,从商业的角度上说,日本的刀剑相当于中国鸦片战争前丝绸、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至今仍保存在日本的草剃剑,被日本人尊为国宝,此类的国宝在日本还有许多,在日本不但有文物价值,而且被当成神物或圣物来供奉,《日本书纪》里还记载了草剃剑显灵的故事。日本历代天皇即位时作为信物(相当于玉玺)的三件宝物中,也有天丛云剑——当然,正如《菊与刀》作者鲁恩·本尼迪克特所说,此剑原物已经在一次动乱中沉到了海底,现在王室所用的只是仿制品。直到明治时期,刀剑还被认为是武士身体的一部分,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一书中说,哪怕是无意间跨过对方的刀,也被视作是对主人的极大不敬与侮辱。电视剧《利家与松》中,织田信长无意中将佐佐成政献的宝刀转赠给了他人,佐佐成政就相当地失意与惊慌。
战国末期无疑是一个剑客辈出的时代,当时有名的剑客有佐佐木小次郎、柳生宗严、丸目长惠、伊藤一刀斋、东乡重位等。甚至连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辉,也是有名的“剑豪将军”。宫本武藏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关于宫本武藏的文学作品较好的有《日本剑侠宫本武藏》、《宫本武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