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溪镇位于黔江区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黄桥居委3组)东临杉岭乡,西北与黎水镇相连,西南与湖北利川接壤。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15亩,其中田7761亩,辖1个居委6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3559户,13704人。在岗工作人员224人,其中行政编制50人,事业编制174 人。

机构设有:党政办公室、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委员会、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国土乡建环保办公室、财政所、农业服务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水利交通站、文化站、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

2002年10月进行了行政村体制调整,将原15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调整为1个居委,6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减少村组干部40%,调整前有市级特困村7个,区级贫困村5个。有村级活动室7个。

有基层党支部16个,现有中共党员708名,其中农村支部7个,建立农村专业致富党小组50个。

设有区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708人,在编教职工51人,镇级小学6所,在校学生1421人,在编教职工4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均系区级文明达标单位,有农村业余党校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各1所,经常举办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及农作物实用技术的培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6个。

自然地理环境

黄溪镇属页岩地带,以沙地居多,常年气候温和,雨量调匀,森林覆盖率38%,盛产优质水稻、玉米、红苕、洋芋、黄豆、花生、油菜、小麦、绿豆、豌豆、胡豆等粮食作物和茶叶、食用油树、干果等纯天然绿色食品,适宜栽桑养蚕,黄柏、杜仲、柴胡、花椒等药材的种植。

发展规划及现状

“十五”期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650万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财政收入85万元,总人口控制在1 .4万人以内,集镇人口达到4000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公路、电话实现村组通,照明用电入户率达10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建成四大产业:即优质蚕茧基地,桑园实现5000亩,产茧8000担,蚕业产值达到600万元以上;无公害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年出栏2.5万头以上,产值实现3000万元以上;林果基地,重点实施万亩退耕还林和4.5万亩天然林的保护;中药材基地,发展以花椒、桔梗、柴胡为主,种植规模达到3000亩以上。

现状: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4124万元人均占有细粮600公斤,人均纯收入1529元,财政收入76万元,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入户率达29%,农村用电入户达100%,四大产业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是蚕桑产业,建园面积已达5200亩,重点建设500亩以上基地村6个,新建窒外养蚕大棚150个,并配套使用方格簇,栽桑养蚕见到实效;二是无公害瘦肉商品猪基地,抓大户、树示范、实出20头以上养殖大户建设,杂交面达100%,强化防疫,各村均配备了1名防疫员,出栏生猪1.7万头;三是林果基地,现有工业原料林2500亩,天然林4.5万亩;四是中药材基地,与重庆三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姻,成功地栽植了以三阳、塘河为主的700亩花椒、并套种中药材柴胡、桔梗各300亩育苗,2005年计划扩大规模1500亩,花卉苗木500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心集镇建设发展的具体规划;二是建有石油加油站;三是黄(溪)杉(岭)路,黄(溪)黎(水)公路正在改造中,今年10月可完成油路的硬化;四是村道公路实现了村村通,通过里程达58公里;五是通讯畅通,已开通程控电话1030门,并有移动、联通机站,手机信号无盲区,拟建商贸批发市场、汽车管理站、改建畜牧市场、卫生院住院大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