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规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ATX规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主板及电源结构标准,ATX是英文(AT Extend)的缩写。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1、ATX 2.0、ATX 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系列等阶段。

从P4开始,电源规范开始使用ATX 12V 1.0版本,它与ATX 2.03的主要差别是改用+12V电压为CPU供电,而不再使用之前的+5V电压。这样加强了+12V输出电压,将获得比+5V电压大许多的高负载性,以此解决P4处理器的高功耗问题。其中最显眼的变化是首次为CPU增加了单独的4Pin电源接口,利用+12V的输出电压单独向P4处理器供电。此外,ATX 12V 1.0规范还对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电路等做出了相应规定,确保了电源的稳定性。Intel在2003年4月,发布了新的ATX 12V 1.3规范。新规范除再次加强电源的+12V输出能力外,为保证输出线路的安全,避免损耗,特意制定了单路+12V输出不得大于240VA的限制。而考虑到环保节能的需要,ATX 12V 1.3规范中还规定了电源的满载转换效率必须达到68%以上,这就要求电源厂商必须通过加装PFC电路来实现。同时新规范还为当时崭露头角的SATA硬盘提供了专门的供电接口。

2005年,随着PCI-Express的出现,带动显卡对供电的需求,因此Intel推出了电源ATX 12V 2.0规范。这一次,Intel选择增加第二路+12V输出的方式,来解决大功耗设备的电源供应问题。电源将采用双路+12V输出,其中一路+12V仍然为CPU提供专门的供电输出。而另一路+12V输出则为主板和PCI-E显卡供电,以满足高性能PCI-E显卡的需求。由于采用了双路+12V输出,连接主板的主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针增加到24针,分别由12×2的主电源和2×2的CPU专用电源接口组成。虽然接口连接在了一起,但两路+12V电源在布线上是完全分开,独立输出的。这样高版本的电源可以将主电源24针分成20+4两个部分,兼容使用20针主电源接口的旧主板。除此之外,ATX 12V 2.0规范还将电源满载转换效率的标准提升至80%以上,进一步达到环保节能的要求,并再次加强了+12V的电流输出能力。在制订了ATX 12V 2.0规范后,Intel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ATX 12V 2.01、ATX 12V 2.03等多个版本的小修改,主要提高了+5VSB的电流输出要求。2006年5月起,Intel又推出了ATX 12V 2.2规范,相比之下,新版本并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进一步提高了最大供电功率。

选购电源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更高规范版本的电源。首先高规范版本的电源完全可以向下兼容。其次新规范的12V、5V、3.3V等输出的功率分配通常更适合当前计算机配件的功率需求,例如ATX 12V 2.0规范在即使总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将更多的功率分配给12V输出,减少了3.3V和5V的功率输出,更适合最新的计算机配件的需求。此外高规范版本的电源直接提供了主板、显卡、硬盘等硬件所需的电源接口,而无需额外的转接。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一套旧的系统,并且恰巧对3.3V和5V的功率要求非常高,那么也许需要购买旧规范的电源。

Intel ATX12V 2.0、2.2和2.3三款电源标准的规格差异:

双路输出开山之作——ATX12V 2.0标准

2005年是PC硬件转型、提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用户关注最多的当数显卡接口从AGP 8ד提升”到PCI-E ×16。新标准发布后,Ati、nVIDIA紧跟Intel步伐推出了高性能PCI-E ×16接口显卡,一时间多管线、大显存成为DIY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在用户享受高性能硬件的同时,大功耗、高发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沿用旧款电源升级的玩家开始遇到蓝屏、死机、重启等“恶梦”级故障。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电源供电不足所导致的。为此,随着PCI-E接口主板的陆续上市,Intel正式推出了ATX12V 2.0电源标准。

ATX12V 2.0标准是ATX电源规范的一种。本质而言,ATX12V 2.0标准是为了解决CPU功耗快速“膨胀”的问题而制定的。与ATX12V 1.3标准相比,ATX12V 2.0标准最明显的改进就是采用双路+12V输出设计。+12V1DC通过电源主接口(12×2)给主板及PCI-E ×16显卡供电,以满足显卡和DDR2内存稳定运行所需的电流;而+12V2DC通过(2×2)接口专门为CPU供电。主板布线中,+12V1DC和+12V2DC也是完全分开的,而且主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Pin改为24Pin输出。

除此之外,ATX12V 2.0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改进就是转换效率增加了。转换效率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ATX12V 1.3标准规定电源满载下最小转换效率为68%,2.0标准则将转换效率提高到了80%,更加充分利用能源。不要小看转换效率这个参数,数值的提升除了使电源产品更加绿色环保、节省电能之外,剩余电能被转化为热量的比例也小了。也就是ATX12V 2.0标准电源单位运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要小于ATX12V 1.3标准电源,这对于电源散热、元器件使用寿命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ATX12V 2.0标准大力发展期间,Intel总共“规划”了四种电源规格,分别为ATX12V 2.0标准250W,ATX12V 2.0标准300W,ATX12V 2.0标准350W和ATX12V 2.0标准400W,这四个级别的标准规定+12VDC输出都要达到22A。

虽然距离标准公布已经有两年多,但目前市场中仍有不少ATX2.0甚至ATX1.3标准电源在售,产品基本集中在价格几十元-1XX元,功率200W-300W档次。这些电源适合搭配单核处理器、整合主板组建入门级娱乐、宿舍平台,价格实惠,性能也完全够用。此外在2年前装机的用户,当时所配电源也多是这个档次,而且功率不超过300W。所以在升级系统时,选择单核CPU、7300GT这类硬件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采用双核CPU、7900GS这类产品,系统则会由于功耗的猛增而不堪重负。

支持双核绿色环保——ATX12V 2.2标准

2006年初,Intel将旗下PentiumD双核处理器入门级型号大幅削价,一场“孕育”了半年之久的双核普及风暴正式拉开帷幕。与此同时,Intel再次更新了自家“引以为傲”的ATX12V电源标准,新的ATX12V 2.2标准全面对双核处理器进行了优化。

相较一年前发布的ATX12V 2.0标准,ATX12V 2.2标准在最大输出功率、各路电流特性以及转换效率上又有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双核平台在CPU主频、显卡性能,内存、硬盘容量等方面的飞速提升,Intel在ATX12V 2.2标准中加入了450W输出规范,并给出负载交叉图进行参考。这样对于使用双核SLI平台的用户,即使采用7900GS档次的显卡进行双卡互联,450W额定功率电源也足以应付。

在电流输出特性上,新的2.2标准并没有提高+12V的电流持续能力,相反有所降低,但大幅提高了+12V电流的瞬间输出能力。之所以新标准中会有如此变化,是Intel考虑到随着制程工艺的不断提高,未来主流双核乃至多核处理器在整体功耗上未必持增长趋势,但这些处理器在启动瞬间却需要较高的电流供应。所以为了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增加+12V输出的电流峰值。此外2.2标准提升了3.3V与5V的输出电流,以适应占有率不断提升的SATA硬盘、光驱设备的供电需求。

在转换效率方面,新的ATX12V 2.2标准仍旧要求转换效率为80%,而且在执行度上比2.0标准更加到位。目前在美国,一些机构(包括Intel在内)已经要求电脑制造商采用ATX12V 2.2标准、能耗转换效率达到80%的电源产品。作为“回报”,它们将在渠道政策上给予返点等优惠,以达到提升绿色节能型电脑产量的“长效”目的。

ATX2.2标准电源是现在购买双核主机的必要配置,一般350W-400W档次产品可以轻松应对酷睿2+X1950Pro这样的中高端游戏平台,为系统超频做好了“动力”基础。由于ATX2.2标准默认功率相对较高,所以如果选购400W及以上产品,即使应付高主频双核处理器+G8600GTS这样的“次世代”配置也完全可行。所以如果您近期装机选用ATX2.2标准电源,那么选购一款功率较大的产品一定不会“后悔”。

高低搭配“单”“双”无忧——ATX12V 2.3标准

2007年4月3日,Intel发布了最新ATX12V 2.3标准,“沉寂”了一年之久的电源规范再次升级。此次Intel发布2.3标准,主要是针对Vista系统带来的硬件升级以及双核、多核处理器的功耗改变。

目前由于整合芯片组性能的不断提升,不少低端用户已不再将购买独立显卡作为首次装机的必要选择,因此选购双路电源产品有些“大材小用”。这次Intel在ATX12V 2.3标准中推出了180W、220W、270W三个功率级别的单路+12V电源标准,为入门级用户提供了一个经济型的产品方案。

此外在大功率电源方面,ATX12V 2.3标准给出的300W、350W、400W、450W功率级别都是为了支持高端Vista显卡而“生”。而且对比2.2标准,2.3标准中的+12V1输出能力得到了提升,+12V2输出能力则下降了,直接反映出显卡功耗的不断提升与CPU功耗持续下降的“鲜明”反差。

目前ATX2.3标准电源还未批量上市,只有个别几款“抢滩登陆”,所以建议想购买的用户再“持币待购”一段时间。由于ATX2.3标准在双路+12V输出上相比ATX2.2标准进行了优化,为下阶段CPU、显卡等配件“量身订做”,更能对这些中高端新品的“胃口”。所以笔者建议,要想搭配出一套具有不错升级潜力的娱乐型主机,购买ATX2.3标准电源将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平台寿命。

此外,由于ATX2.3标准又重新规划了单路+12V输出电源规格,这类产品肯定在价格上具有较佳的竞争力,配合单核CPU+整合主板使用“手到擒来”,无疑是下阶段入门级用户装机的明智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