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黑龙江省延寿县延河镇延河镇位于延寿县城西,东靠延寿县城,西与尚志市相连,是延寿县的西大门。全镇总面积271平方公里,全镇辖17个行政村,79个自然电,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

延河镇驻地,原名“常家油坊”,形成于清末的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因一常姓者在此开“油坊”得名。清末民初,先后隶属长寿县、同宾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2年因靠近柳树河改名柳河屯,隶属延寿县。1934年改为柳河甲,隶属平安保管辖,1938年改设柳河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柳河区。1949年9月,与平安区合并改为第九区。1955年8月,改为柳河区。1956年4月,并村划乡,设置柳河乡。1958年9月,改称柳河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木兰县柳河公社重名,改为延河公社。1984年1月,改为延河乡,同年12月改为延河镇。

延河镇资源丰富,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1万亩,年产粮在3.500万公斤以上,是水稻、大豆的生产之乡。其中水稻年产量在2.500万公斤左右,山区中药材、山野菜、木材等产品丰富,境内花岗岩、油叶岩、高岭土草炭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

延河镇工业基础较好,全镇现有个体、集体、私营企业10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1家,超百万元的企业2家,全镇已建立起冶金、建材、酿造、食品、医药、粮油、机械、木材加工企业15家,实现总产值9.800万元,利税300万元。其中东明铅丸厂,年产值4.87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方便冷面厂扩大生产规模,包装上档次,全面打入哈尔滨市沃尔玛市场;金龙木制品加工厂进行产品深加工,深处理,年产值实现200万元,实现税金7万元。新建兴安麻绒厂年产值实现1.500万元,创税100万元。创建宏伟物资有限公司,年创税金20万元,上马平安酱菜厂,实现税金5万元。

延河镇是以种植业为农民主要收入的乡镇,在解决增产增收,走发展特色绿色经济之路,调整和优化粮经饲三者的种植结构。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特色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的种植面积。

重点已发展亚麻、万寿菊、西瓜、笤帚糜子、粘玉米、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特色产业。扩大优质米品种和无公害绿色植物种植面积,大造绿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调整区域布局,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推进专业村屯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此带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发展特色经济成为该镇的主渠道之一,全镇建立无公害优质米基地。绿色面积达到5万亩,实行亚麻节水喷灌,创建福山亚麻基地,连片种植2.000亩,全镇亚麻面积达到万亩。比上年亩效益增收400元,增加人均收入200元,仅此一项全镇年增加农民收入300万元。万寿菊落实种植面积1000亩,烤烟、蔬菜、西瓜、中药材等其它特色经济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而以福山村、永胜村、新兴村、顺兴村、新华村为龙头,牛、羊、禽、畜牧业生产,已使该镇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良好经济发展格局。结构调整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绿色特色经济已成为该镇农业强劲增长势头。

建立畜禽及产品开发基地,是养殖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建立良种鸡养殖基地,创办养鸡专业村两个,其中一个牧禽养殖厂,饲料量达2万只;肉鸡饲养量达到6万只,全镇蛋鸡年末存栏10万只;鹅禽生产专业户1个,在村、屯建立生猪饲养场,并采用技术繁育年出栏生猪达4.000头,以王孝、李世良为大户牵头,年末存栏8万只;黄牛存栏达5.000头。

延河镇交通十分便利,铁通公路横贯全境。铁路运输也较为便利,距尚志市火车站25公里。通讯设施先进,移动电话、市话与国内、国际直拨网相连。电力建设良好供应充足,价格合理。供水设施完备,镇内自来水供应充沛,入户率达100%,电话普及率达到90%,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餐饮、游乐、商服、医疗服务一应俱全,村卫生所,镇卫生院、敬老院都达到标准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