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云南省巧家县药山镇天生村
村情概况天生村隶属云南省巧家县药山镇,距药山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81公里。东邻发泥村,南接中寨乡,西邻白鹤滩镇,北邻羊场村。辖龙潭、村子、丫口、天生桥、窝荡社等2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35户,有乡村人口2119人,其中农业人口1894人,劳动力12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14人。
全村国土面积35.2平方公里,海拔2140米,年平均气温13.1℃,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洋芋、荞麦、豌豆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683亩,人均耕地0.79亩,林地736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9.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8元。该村属于其他类型,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为主。
村支书、村主任:张志荣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683亩,人均耕地0.79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拥有林地736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41.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8亩,主要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63.75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4064.25亩;荒山荒地39237.3亩,其他面积86.7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四通,无路灯。全

村有98户通自来水,有437户饮用井水,有43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1.7%)。有535户通电,无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3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户(分别占总数的2.7%和1.1%)。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 ;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7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0辆,

摩托车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有效灌溉率为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全村有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0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0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2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2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9.0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8.71万元,占总收入的38%;

畜牧业收入116.84万元,占总收入的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49头,肉牛28头,肉羊211头);渔业收入 0万元,占总收入的0 %;林业收入7.34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9.3万元,占总收入的4%;工资性收入26.86万元,占总收入的10%。农民人均纯收入110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1.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80人(占劳动力的31 %),在省内务工244人,到省外务工136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17.8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2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 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0 户。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535户,共乡村人口2119人,其中男性1146人,女性970人。其中农业人口1894人,劳动力111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人,占人口总数的0.1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874 人,参合率 88%;享受低保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4平方米,有乡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2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0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0个,人畜混居的农户393户,占农户总数的73.5%。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021.2平方米,拥有教师7人,在校学生286人,距离中学(药山中学)1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85人,其中小学生286人,中学生99人
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农村低保等等。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

、会议方式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3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392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元(人均0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 0万元,有固定资产0 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 0万元。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总支1个,下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7人,少数民族党员0人,其中男党员63人、女党员4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委员、计生助理员等组成,下设龙潭、村子、丫口、天生桥等21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0个,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81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人畜饮水尚未得到根本解决;2.基础设施有待夯实;3.文化教育方面,群众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思想观念还须进一步转变;4. 医疗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核桃特色产业,种植核桃面积1000余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1800头、牛150头、羊20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1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319元增加到1850元。
数字报表然资源 1 地理状况:a.山区、b.半山区、c.坝区 a
2 海拔高度 米 2190.00
3 年平均气温 摄氏度 13.09
4 年降水量 毫米 1100.00
5 矿产资源 0
6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35.20
7 其中:1.常用耕地面积 亩 1683.00
8 其中:水田面积 亩 0.00
9 旱地面积 亩 1683.00
10 人均耕地面积 亩 0.84
11 主要种植作物 玉米、洋芋
12 2.林地面积 亩 7365.00
其中:名称 _____
F1 面积 亩 0.00
13 经济林果地面积 亩 341.50
14 其中:人均拥有林果地面积 亩 0.17
15 主要种植经济林果(填报种类) 核桃、花椒
16 3.水面面积 亩 363.75
17 其中:养殖面积 亩 0.00
18 4.草地面积 亩 4064.25
19 5.荒山荒地面积 亩 39233.02
20 6.其它面积 亩 86.70
21 适宜种植作物种类 玉米、洋芋
二、人口状况 24 乡村人口 人 2129
23 农户数 户 529
24 农业人口 人 2006
25 劳动力 人 1219
26 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人 1000
27 乡村人口中按性别结构分:男性 人 1148
28 女性 人 981
29 乡村人口中按民族结构分:汉族人数 人 2119
30 少数民族人数 人 0
民族1
31 数量 人 0
民族2
32 数量 人 0
民族3
32 数量 人 0
其他 人 0
33 乡村人口中按教育程度分:大专及以上 人 0
34 中学 人 427
35 小学 人 1348
36 未上学 人 344
三、经济基本情况 37 农村经济总收入 万元 232.22
38 其中:1.种植业收入 万元 98.74
39 其中:经济作物收入 万元 0.00
40 2.畜牧业收入 万元 116.84
41 其中:出栏肉猪 头 945
42 出栏肉牛 头 25
F2 出栏肉羊 头 232
F3 禽畜名称 ______鸡__(禽畜名称)
禽畜数量 只 961
43 3.渔业收入 万元 0.00
44 4.林业收入 万元 7.34
45 5.第二、三产业收入 万元 9.30
46 6.工资性收入 万元 26.86
47 其中:外出劳务收入 万元 21.60
48 外出务工人数(3个月以上) 人 380
49 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个月以上) 人 380
50 其中:1.省内 人 245
51 2.省外 人 135
F4 7.其他收入(包括转移性、财产性收入等) 万元 0.00
52 主要收入来源 畜牧业
53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110.33
54 属于:a.贫困村、b.绝对贫困村、c.其他 c
四、基础设施情况 55 住房:砖(钢)混结构房屋的农户数 户 11
56 砖木结构房屋的农户数 户 69
57 土木结构房屋的农户数 户 317
58 其他结构房屋的农户数 户 132
59 交通:是否已通公路
60 进村路面:a.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b.属于弹石路面、c.属于砂石路面、d.土路、e.其他 d
61 村内主干道是否硬化 否
62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 公里 22.00
63 距离最近的农贸市场、集市 公里 25.00
64 距离村委会 公里 1.50
65 距离乡(镇)政府 公里 23.00
66 有汽车 辆 0
67 有农用运输车 辆 0
68 有拖拉机 辆 0
69 有摩托车 辆 3
70 通水:是否已通自来水 是
四、基础设施情况 71 其中: 已通自来水的农户数 户 98
72 饮用井水农户数 户 431
73 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农户数 户 425
74 通电及通讯:是否通电 是
75 其中:已通电农户数 户 523
76 是否有路灯 否
77 拥有电视机农户数 户 202
78 安装有线电视农户数 户 0
79 装有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户 11
80 其中: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户 5
81 能源:建有沼气池的农户数 户 0
82 装有太阳能的农户数 户 0
83 建有小水窖数 口 0
84 已完成“一池三改”农户数 户 0
85 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 亩 0.00
86 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亩 0.00
87 人均拥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亩 0.00
五、文教、卫生等情况 88 文体设施:建有文化站 个 0
89 建有图书室 个 0
90 已成立文娱、科教宣传队 个 0
91 教育设施:就读小学名称 天生村完小
92 就读中学名称 药山中学
93 建有小学校数 个 1
94 小学校舍面积 平方米 170.20
95 小学教师人数 人 7
96 村离小学校距离 公里 4.00
97 村离中学校距离 公里 20.00
98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生数 人 286
99 其中:入学率 % 98.00
100 初中生数 人 99
101 其中:入学率 % 96.00
102 卫生设施:村民医疗主要依靠:a.村卫生所、b.乡(镇)卫生院 a
103 建有卫生所数 个 1
104 村卫生所面积 平方米 4.00
105 村卫生所医生人数 人 12
106 村离乡镇卫生院距离 公里 24.00
107 村离村卫生所距离 公里 4.00
108 建有公厕个数 个 0
109 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数 个 0
110 是否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111 人畜混居的农户数 户 308
六、社会保障情况 112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附人员名单) 人 1814
113 享受低保人数(附人员名单) 人 0
114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附人员名单) 人 0
115 五保户数(附人员名单) 人 0
七、基层组织情况 116 自然村数 个 6
117 村民小组数 个 21
118 党支部数 个 0
119 党小组数 个 5
120 党员人数 人 67
121 少数民族党员 人 0
122 男性党员 人 63
123 女性党员 人 4
124 团总支数 个 0
125 团支部数 个 0
126 团员人数 人 76
127 村干部人数 人 2
128 其中:女干部人数 人 0
129 村小组干部人数 人 21
八、农村经营管理情况 130 农村集体资产情况:村集体总收入 万元 0.00
131 固定资产总额 万元 0.00
132 村集体经营收益 万元 0.00
133 农村财务管理:a.自行管理、b.委托管理 a
134 是否进行财务公开 是
135 是否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是
136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土地承包合同份数 份 502
137 土地承包面积 亩 1392.00
138 土地流转面积 亩 0.00
139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 个 0
140 已登记注册数 个 0
141 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 人 0
142 农民负担情况:是否建立“一事一议”制度
143 “一事一议”筹资 元 0.00
144 其中:人均筹资 元 0.00
145 “一事一议”筹劳 个 0
146 其中:劳均筹劳 个 0
九、特色产业 147 主要产业 畜牧业
148 主要销往:a.本县、b.省内、c.省外、d.国外 a
149 主要产业销售收入 万元 122.87
150 特色产业 畜牧业
151 计划发展产业 养鸡
152 拥有企业个数 个 0
153 其中:县级以上龙头企业个数 个 0
十、发展重点 147 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较
148 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做大做强土鸡产业,建立土鸡专业
2、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金所乡天生村
该行政村隶属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乡,地处金所乡北边,距金所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乡道路

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寻甸县城10公里。东邻金所乡草海子村委会,南邻金所乡竹沟村委会,西邻金所乡张所村委会,北邻寻甸县功山镇。辖天生村、百家哨、发祖屋村3个自然要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15户,有乡村人口2461人,其中农业人口2461人,劳动力18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67人。
全村国土面积22.53平方公里,海拔2025米,年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1116毫米,适合种植马铃薯、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207亩,人均耕地 1.32亩,林地10776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