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转笔扼题法,诗词技巧之一,名称来源于刘铁冷《作诗百法》。转笔扼题,故名思意在与诗词创作中的转笔与切主题。在诗歌创作中,诗意有随场景、情境的变化有所改变,增强艺术感染力以达到诗境的升华。
转笔与承笔相应,亦与承笔相避,务在能知变化而已。盖其势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才能将题扼定,愈雄愈奇,愈浑愈古,转笔是通体筋节,不宜驰懈也。杜甫春望诗注重转笔上下一气,此境非学者所易到。
【诗歌举证】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本乱后思家而作,起句言致乱之由,次句折到春字,第三句用花作衬,第四句用鸟作衬,皆虚写也,第五句言兵祸之久,第六句言乡信之重,是此题最扼重处,末句自伤衰老,闲情别致,运笔极超。
注:选自刘铁冷《作诗百法》,P104-P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