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场简介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黄村,北邻世界大观、航天奇观、高尔夫球场、科学中心等旅游景区,西南为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大学区。它是广东省政府为承办第九届全国运动会而投资16.7亿元巨资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用地面积10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它已成为广州引以自豪的新城市标志。
主办赛事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处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南部,占地30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0012人。该体育场总投资12.3亿元人民币,于1998年12月31日动工兴建,2001年9月22日落成,九运会的开幕式和田径比赛于2001年11月份在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九运会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承接了中国对巴西国际足球邀请赛、四国女足锦标赛、全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第三阶段比赛等多项重要赛事。
赛场特色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体育场馆建设要面向21世纪,着眼于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有关指示精神,体育场按承办国际最高级体育赛事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为了提高体育场的设计水平,将国际体育场馆设计的先进潮流和我国传统文化完善结合起来,体育场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特邀请了国内外8家著名的体育场设计单位进行体育场国际邀请建筑设计竞赛,并聘请国内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组成评委,经过技术审查、专家评审和商业谈判,美国NEB设计集团以设计方案新颖、经济、多功能而一举夺魁,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体育场的设计。
体育场造型新颖、雄伟、浪漫并富有象征意义。屋顶的设计造型反映出对速度的追求、情感的彰显,对体育盛事、节日庆典、崇高精神的向往。屋顶“缎带”的造型既体现出这种飘逸、自由翱翔的理想并同时彰现艺术和更美好的愿望。
另外,体现不屈的人类精神的火炬如同悬浮在两组飘逸的锻带之间。火炬由螺旋状的环带构成,用悬索固定。火炬的位置是在整个体育中心和体育场的共同轴线上,她使人们从体育场任何地方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炬的形象,它是人类体育精神的象征。体育场设备先进,电脑计时记分显示屏77平方米,南面主显示屏220平方米,可用于实况转播,场内照明系统可满足夜间足球、田径比赛和电视转播要求。奥林匹克体育场独特的造型打破了体育场传统圆形的设计概念,为国内首创。它除能举办国际最高级别体育赛事外,还可多功能开发经营:体育场内设宾馆、新闻会议中心、药检中心、体育俱乐部、会所、商场以及休闲娱乐设施构成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医疗康复、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体育文化中心。

奥林匹克体育场在设计上,首次打破了国内体育场传统圆型的设计观念,采用了飘带造型的独特设计,新颖而浪漫。体育场盖顶分东、西两片钢屋架,重达11000吨,弯曲地坐落在21组塔柱上,象征着21世纪第一次全国体育盛会在此召开。屋顶自由飘逸的缎带造型又像中国巨龙翱翔半空,寓意着广东在新世纪的腾飞。体育场内设21个看台小区,五颜六色的坐椅,犹如万片色彩斑斓的花瓣,汇成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极为壮观。整座建筑富于动感和象征意义。无论观众站在看台的哪个位置,运动场内的所有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可以充分享受观看竞技的乐趣和激情。体现人类不屈精神和追求光明的火炬,由螺旋状的飘带和球体构成,用悬索固定,悬浮在两组飘逸的缎带屋顶之间,矗立在整个体育中心和体育场的共同轴线上,使人们从任何角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炬。
体育场的设计由美国NEB与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奥林克体育中心为承办中国九运会而投资16.7亿元人民币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在国内首创缎带式屋顶设计。21个色彩各异的看台区像一片片花瓣,合起来一看,广州市市花——木棉花,赫然入目,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曰“五环晨曦”。
奥林匹克体育场、创造了国内体育场馆六个“最”:速度——在国内同类场馆中建设速度最快;规模——目前国内最大、最好;设计——最早采用分开的“缎带”式屋顶;技术含量——电子田径记分系统最先进;技术水平——电子显示屏效果全国最佳;舞台——规模最大。
赛场指标1、总指标
占地面积304350㎡,占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975873㎡的30.58%。
其中:体育场建筑基底面积38630㎡
田径场面积30300㎡(包括比赛场、训练场)
道路、广场面积171845㎡
绿地面积30375㎡(绿化率10.91%)

2、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24890㎡
地上建筑面积120670㎡
看台面积42500㎡
总建筑面积(未包括看台面积)145560㎡
其中:体育场134010㎡
酒店 10770㎡
训练场附属用房780㎡
建筑密度12.69%
容积率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