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到马克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 者:唐正东

I S B N: 7305037648

页 数: 439

开 本: 大32开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1-1

内容简介

在当前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氛围中,梳理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地位必须从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这样的欧洲近代哲学史的线索出发,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必须立足于把马克思置放进与海德格尔这样的现代哲学家对话的语境中,似乎已经成了某种学习习惯。然而,本书认为,马克思超越近代形而上学哲学的关键在于,他从现实社会生活的内部重新给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成机制。从根本上说,马克思的哲学并不是支撑他思考像人,自由等抽象话题时的哲学思想,而是支撑他思考以现实经济问题为核心的社会生活问题时的哲学思想。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要想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就必须全面打通从斯密到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论的发展线索。本书正是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对于与理解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有关的三个主要的经济学方法论流派的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各自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通过对比,来凸显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书对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论进行了历史性的诠释,对其中涉及的一些与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有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本书目录

序言

导论

一 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沿革

二 学界对经济哲学方法的不同理解

三 本书的话语言说背景及工作目标

第一章 古典历史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

——亚当·斯密及苏格兰历史学派

第一节 斯密经济哲学方法中的历史性维度

一 历史性研究范式的形成

二 古曲历史主义方法的深刻性与肤浅性

三 18世纪的苏格兰与斯密

第二节 斯密经济哲学方法中的社会性维度

一 社会性思维范式的形成

二 社会性维度在具体经济观点中的体现

三 启蒙思想在经验性社会观中的承载

第三节 经济学与伦理学思路的兼容

——大卫·休谟的经济哲学方法

一 社会:一个亚经验性的概念

二 作为经济学思路之补充手段的伦理学

三 不同的经验现实造就不同的经验主义

第四节 弗格森:另类的历史学派思想家

一 独特的人本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二 历史在上帝的帮助下显自己

三 弗格森、黑格尔与马克思

第二章 李嘉图及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哲学方法

第一节 李嘉图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一 古典经济学视域中最深刻的唯物主义者

二 经济学革命性突破的哲学意义

三 忽略了李嘉图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汤普逊的功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一 从古典自然主义到功利主义

二 从李嘉图水平的倒退

三 表现上的唯物主义

第三节 霍吉斯金的自然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一 抽象自然主义与抽象主体主义的结合

二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一个伪概念

三 对经济现实的存在论解读之非法性

第三章 李斯特及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哲学方法

第一节 李斯特:读不懂历史的历史学派思想家

一 历史的和唯物的,却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二 实践的,但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的

三 历史、实践概念掩盖下的自然主义

四 李斯特、马克思与我们:一点理论反思

第二节 罗雪尔的经验历史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

第四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上)

第五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下)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