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龙曲镇地处周、汴、商三市交界处,南距县城22公里,106国道穿镇而过,现辖龙东村、龙西村、龙南村、河坡村、郑寨村、牌坊杨村、段庄村、幼学李村、张山村、付楼村、大东村、大西村、良种场、冯洼村、楚张村、丁庄村、潮坡村、可杨村、料城村、轩庄村、王泽村、黑李王村、李寨村、董庄村、龙北村、于庄村、聂庄村27个行政村,拥有耕地5.6万亩,人口3.8万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97年撤乡建镇。近几年来,龙曲镇认真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活商、科教兴镇、畜牧立镇”战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繁荣进步。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财政收入达240万元,人均纯收入实现2100元,被周口市委、市政府评为“科技示范乡”、“治安模范乡”、“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三五普法先进集体”。
---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业方面,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成绩斐然。先后建立了三万亩辣椒基地,一千亩高效节水池莲示范园区,700亩双层拱棚秋延迟辣椒,5000亩陆地蔬菜基地。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以王泽卜、可杨、冯洼、郑寨、付楼、黑李王、潮坡、段庄、张山、西郭为代表的养猪、养羊专业村的兴起,成为龙曲镇又一项支柱产业,全镇共有养殖大户560户,大型养牛、养猪、养鸡场6座。现已实现了辣椒、莲藕、蔬菜、畜禽等农副产品上网销售。其中辣椒已远销到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龙曲镇成为远近有名的”辣椒之乡”。私营经济方面,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优良的环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吸引四方客商和各界群众发展私营经济,创办企业。现在全镇发展个体工商户960户,私营企业达12家,其中照明器材厂所生产的道路照明灯具占领了豫东的大部分市场,效益显著。硝酸钾厂、黄河面粉厂、轩庄轧花厂、料城预制板厂等骨干企业成为龙曲利税大户。
---社会大局稳定。龙曲镇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严打”斗争,严厉打击发轮功邪教组织,广泛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强化信访网络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安定的社会环境。
---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龙曲镇是太康县乃至周口市的北大门,撤乡建镇以来,充分发挥地理和交通优势,积极吸引外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经商建房办企业。并在入学、入托、参军、经商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现在龙曲大街两旁楼房林立、商贸兴旺,商贾云集,呈现一派繁荣景象。2001年龙曲镇开始小城镇二期工程建设,兴建八里长街,力争将龙曲镇建设成一个文明、美丽、繁荣的现代化小城镇。
---基础设施较为齐全。106国道纵贯南北,乡村柏油路四通八达,电力充沛,程控电话实现村村通,手机信号发射塔高高矗立,实现了移动通信无盲区。互联网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龙曲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树文明、倡新风”的活动。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主阵地,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弘扬社会正气。积极评选“精神文明村”、“十星级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保持“一类乡镇”的光荣称号。教育事业连年迈上新台阶。卫生工作实行了乡村一体化管理,确保人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强化集镇街道卫生管理,取缔了马路市场,连续三年在“三优杯”竞赛中荣获先进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