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犀角雕仙人乘槎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犀角雕刻是明清工艺品中的重要门类。它与竹、木、金、石工艺品一样,成为几案上不可缺少的清供和珍玩。

角的使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之,而角易腐朽,故极少出土的记载。至明代,犀角的雕刻工艺逐步进入了繁荣的时期,清代中期则达到历史的鼎盛。

这件“明犀角雕仙人乘槎杯”,是犀角雕刻品中的佼佼者,它材质晶莹纯净,琢磨光滑圆润,作品利用犀角的天然形状巧做为槎,槎长19.2厘米,宽10厘米,高10.5厘米。角尖部分为两枝,一为支点,一琢为流,应槎形杯;角根部雕一仙人,手持如意,背倚篷帐,端坐槎内,破浪而行。槎底部雕波浪纹。“仙人乘槎”这一题材古老有趣,反映了先民成仙升天的美好愿望和奇思遐想。整件器物雕刻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形神兼备,线条流畅,为犀角雕中的精品。犀角较象牙更为稀为有,现在,野生犀牛已成为世界保护动物,其角也禁止入药。因此,明清时期的犀角雕刻艺术品更是稀世之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