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提出人:赫克歇尔、俄林

俄林批判地继承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他认为,在生产活动中,除了劳动起作用外,还有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各国产品成本的不同 ,必须同时考虑到各个生产要素 。他在1933年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贸易学说,标志着要素禀赋说的诞生。俄林早期师承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而深受启发,故他的要素禀赋说也被称为赫--俄模式。该模式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模式并列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基本模式。

二、理论核心

1、生产要素禀赋: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

2、两个理论

(1)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三、H-O 理论的影响和结果:三大定理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Stolper;Samuelson)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雷布琴斯基定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