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龙沙镇龙沙镇位于石柱县城东北部,距县城约20公里,石(柱)万(州)公路穿腹而过,幅员面积78.03平方公里,辖3个居委,5个行政村,4401户,15919人,有耕地面积8180亩,林地资源51073亩。同时投资两千多万元,经过6年时间,完成了龙沙河10.3公里的改造,使“千年害河”已被重庆市誉为“红旗渠”。
龙沙镇原名叫油榨房,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建立乡政权,根据所属双龙桥的“龙”和大沙坝的 “沙”字组合而取名龙沙。
龙沙镇处于方斗山背斜翼部,属中低山相间地貌。最高海拔1644米,最低海拔595米,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1200毫米,是重庆市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境内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生态优良,长毛兔、辣椒、脐橙、椪柑、草莓和重庆小天鹅百福食品有限公司、重庆怡留香食品有限公司、重庆沐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三家大企业远近闻名,观光农业、绿色食品独占鳌头。
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龙沙镇位于万州区城南部的万忠公路主线上,是国家建设部试点小城镇之一,是1992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交通商贸型城镇。东与河口乡交界,西同响水镇接壤,北与甘宁乡毗邻。镇名是以地名龙虎桥和沙包子各取一字而得名龙沙。1992年以前,原属龙沙乡,撤区设镇,将龙虎乡、岩口乡合并成龙沙镇,是重庆市级试点小城镇。
该镇幅员面积58.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40亩(田14184,土9456),林地1510亩,辖29个村,3个居委会,315个社,9165户,35188人,农业人口29165人,城镇人口6123人,外来人口584人。城镇规划区面积2.5平方公里,现建成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公用设施水、电、气齐全,街道5条,4条硬化,程控交换机3座,容量12000门,公路、广播、闭路电视、电话村村通,幸福院3座,变压器5台,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量4500吨,场镇公厕6所,医疗网点29个,中学3所,小学2所,广场、影剧院各具其一,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商业摊点满足物质交流的需求,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600万,联合税利230万元,全镇社会总值1.5亿元,粮食总量15580吨,人均纯收入2016元,人均税费负担170元,本级财政收入438万元,工商企业入库税金396万元,占整个财政收入的90%。
全镇东、西、北部地势平坦,南部稍高,属浅丘。境内最高处蒋家梁,海拔350米,土壤以沙土为主。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年降水量12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全镇田多地少,水源得天独厚,有水库四座,水平塘237口,总蓄水量250万立方米;山堰180条,总长达26公里,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老黑沟水库石砌八字堰,长7公里;庙严口渡槽为新鲜薄壳,雄伟壮观,槽长950米、高21.1米,有66个墩,64个槽壳。全镇库渠配套,排灌方便,保灌农田面积4565亩,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多种经营有蚕桑、生猪、柑桔、李子、西瓜、水产等,尤其是青龙村100亩成片稻鱼工程,200亩成片李子林特别醒目。
该镇地处万州至忠县,龙沙至岩口、响水两条公路端点就在镇区,三条公路穿越八个村,交通条件十分方便,客货运输非常畅通,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至1995年,国家建设部批准为试点小城镇后,发展迅猛,每年以一万平方米的房屋面积递增,形成了永安路、平安路、吉安路、龙沙中路四条街景,吸引了原响水区属所有单位及交警四中队、龙宝电信局、龙宝国税局、龙宝地税局等单位安家落户,还吸引了江津、梁平、重庆等地10多户农民来镇办企业。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龙沙商贸城,占地面积20亩,规模较大,格调高雅,总投资350万元,是万州目前乡镇最大的商贸城。文教卫生事业发达很快,卫生院医疗设备先进,技术较强,计划生育率达9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向各方投资者提供低廉的土地,优惠的税收政策,精简办事程序,实现一站式办公和承诺服务,吸引众多的企业主前来投资兴业,企业有农机站、蚕丝厂、全成建筑公司、龙沙地毯厂、汽车修理、皮革、服装、粮油加工、砖厂及其他加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强大。2000年,获重庆市试点小城镇优秀奖,并被誉为“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富”的城镇称号。
龙沙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总人口
10407
男
5224
女
5183
家庭户户数
304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394
家庭户男
5215
家庭户女
5179
0-14岁(总)
2182
0-14岁男
1108
0-14岁女
1074
15-64岁(总)
7463
15-64岁男
3767
15-64岁女
3696
65岁及以上(总)
762
65岁及以上男
349
65岁及以上女
41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736
龙沙镇下辖村:
燕马村 大丘村 沙包村 天堰村
青龙村 恒太村 丁家村 沙湾村
海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