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刘玉琴小学一级教师,自1999年进校以来,在教育教学和教改实验工作上精益求精,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了“创新、完善、实效”。多次承担市、区、校观摩课及评比课活动,并多次获奖。书法作品多次在学校,市局参加展览并获奖。2000年参加全市教学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2001年上网教案获二等;2002年辅导学生绘画在全国“炎黄杯”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2003年教育论文《爱的领悟上》在全国论文比赛获三等奖;2004年至今参加学校的校本教材编辑工作。
2.淮剧演员
(1904—1982) 淮阴人。现代淮剧名演员。原名余秀英,九岁随继父刘怀仁改名从艺。
民国八年(1919),拜淮安范集许永祥父为师,专工花旦、青衣,擅长[老淮调]、[淮蹦子],音域宽,吐字清,以唱腔优美、表演朴素、生活气息浓郁见称。拿手戏有《骂灯记》、《双槐树》、《孟丽君》等。民国二十二年,她置办衣箱,与吴守进父子合作,创办小刘丫班。主要演员除刘、吴两人外,还有胡兆兴(旦)、刘怀仁(旦)、高金花(旦)等。民国三十三年,改名强盛班,活动于扬州、镇江、南京一带。1949年,刘玉琴加入江苏省文艺协会。1955年献出私人行头,组建涟水县淮剧团。她记忆力强,能背诵淮剧“九莲十三英”全堂脚本。从她学艺者甚多,淮安高金花、刘丽云,滨海栾玉华(五岁红)等一代淮剧名角,均出自她的门下。1958年,江苏省戏剧训练班曾聘她担任淮剧训练班教师。1959年,应上海市人民淮剧团邀请,挖掘和传授淮剧传统唱腔[老淮调]、[淮蹦子]的唱技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