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闵贞绘采桑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采桑图》轴

【名称】:《采桑图》轴

【朝代】:清

【类别】:绘画

【作者】:闵贞绘

【材质】:纸本,墨笔

【尺幅】:纵123.8cm,横52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介绍】:署款:“正斋闵贞画。”下钤“闵贞之印”、“蓼塘居士”、“正斋”印3方。并钤清李青“益昌李氏青珍藏”、“青□”鉴藏印2方。

【赏析】:图绘高大的桑树下,一娇小女子登高采桑的情景。她一边仰头目视着桑树的枝叶,一边持杆不住地击打,同时,手举竹篮承接片片落叶。人物全身竭力向上,形体伸展自然,眼与手的关系协调,“打”与“接”的动作连贯,表明作者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写实基础。

此图巧于布局,作者为了突出采桑女,省略了不必要的背景,并通过女子脚下的巨石将其自然地安置于画心中部,使其在引人瞩目的同时,于构图上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女子举杆打桑的动态将高大的桑树与低矮的山石、土坡等连接起来,从而令物象间产生一种长方形的结构关系,相互间气脉贯通,令简约的构图显得饱满并具有完整性。图中女子的衣纹富有表现力,繁复交叠,表现出绵质布料柔软的质地。女子健壮活泼的体态则由浓淡、粗细、顿折变化的线条加以准确的勾画。此外,以线塑型表现的衣纹与以浓墨皴擦点染的树石形成技法上的互补,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说明】:仕女画发展至清代表现范围日益扩大,已从晋代的贤妇、贵妇、仙女等扩展到了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各样处境的女子。但画家们最乐于创作的仕女形象当属戏剧小说、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或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美女”。以写实手法表现生活中的普通女性在清代尚属少见,该幅是其中难得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

【作者介绍】:闵贞(1730--?年),字正斋,江西南昌人。除画肖像,亦擅仕女和山水。其肖像画在当地和京师都很有名。清俞蛟《读画闲评》记载道“求画者摩肩击毂”,又记他感通神明,因得见父母之灵,即时画下父母肖像,逢岁时伏腊,他都要悬挂起来瞻仰,被人称为“闵孝子”。蒋宝龄《墨林今画》记载他“笔墨超逸,各体无不工。然性僻傲,不轻为人作”,可见,以画为业的闵贞很注重独立人格。闵贞的肖像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为工笔画法,如《巴慰祖像》;一为小写意人物,如《曹慕堂家庆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