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9年11月13日

职称 副教授

【学习工作简历】

1987年9月-1991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本科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7月 –1997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助教。

1997年7月-2002年11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讲师。

2002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

2000年7月- 2007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

2003年11月- 2007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3年11月-现在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04年 当选第三届东北师范大学双代会委员,第一届化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5年 当选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委员。

2007年6月 中共东北师范大学党代表。

2007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

【个人情况综述】

主要从事应用量子化学和功能材料物理化学研究。

(1) 应用量子化学

围绕大气环境、燃烧等过程中的小分子和自由基发生的反应,采用福井提出的IRC反应路径解析方法,根据振动分析获得反应热力学数据,结合于动态的反应路径解析,有效地对烯酮与小分子、自由基分子间反应机理、[R,N,C,X](R=H,CH3; X=O,S)的结构和解离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行分子水平的分子设计并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大气环境的污染和修复机理,着力于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验难题,并为实验研究提供深层次上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2) 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功能材料物理化学的理论研究: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分析有机导电材料的能带结构,并从能带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材料的导电机理和规律。系列地研究了含硼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功能材料物理化学的实验研究:

对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及黏结剂等材料进行实验研究,超级电容器及其材料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