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涠洲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区36海里,行政上隶属于北海市海城区,享有“蓬莱岛”之称的涠洲岛上,这里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岛,岛上植被茂密,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以及绚丽多景的活珊瑚,成为游客不可不游之处。
涠洲岛屿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最宽约5公里,陆地面积为26.88平方公里(含斜阳岛1.89平方公里以及猪仔岛),全镇总人口为1.53万人,80%以上为客家人,下辖9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53条自然村,耕地面积1.45万亩。气候属于我国东部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无冬,夏季无酷暑,年均气温22.6℃,年平均降雨量为1380.2毫米。
涠洲镇旅游业发展较旺,拥有众多生物景观,包括珊瑚礁群体等海洋生物资源、候鸟景观资源和热带、亚热带植物景观资源。在涠洲全长24.6公里的海岸线上,根据地形条件和功能分区的要求,涠洲岛的海岸线通过适当的保护与开发,形成了包括火山景观海蚀、海积、灾害遗迹、生物珊瑚等和滨海建筑所组成的海岸景观带,构成了涠洲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海洋与陆地整体有序的景观系统。
镇内有天主堂,由法国的传教士于1882年所建,历时十年建成,其规模较大,是我国现存几座较大的天主教堂之一。目前已经被列为广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教堂是一种典型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建筑,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正门顶端有高耸的罗马式塔尖,镌有“天主堂”和“天颜咫尺,主宰群生”题刻。

南湾景区位于该镇南湾东侧,景区内长达10余公里的海岸几乎都发育有高达20-50米的海蚀崖,崖面耸立,蔚为壮观。海蚀平台在海蚀崖前展布,平坦而宽阔,退潮时可见宽达几十米至上百米的海蚀平台,令人感叹。在海蚀崖与海蚀平台的交界处形态各异的海蚀洞随处可见,这种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三为一体”的海蚀地貌景观在我国沿海及岛屿岩岸实属罕见,其规模之大,典型而完整的集中令人叹为观止。 景区内还分布着丰富的风暴岩和震积岩,主要保存于南湾周围的海蚀崖上,基本保持了自然状态,具有典型的自然性和优美性。它和海蚀地貌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