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庄乡是许昌县唯一的回族乡,是河南省21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位于许昌市西北25公里处,西临禹州市郭连乡,北接长葛市石固镇,地势呈西高北低、南高北低趋势。乡域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9.5公顷,辖艾庄村、谷杨村、西王村、大牛村、码头魏庄村、鲁湾村、聂庄村、袁庄村、杜宋村9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400人,其中回族人口1706人,全乡耕地面积1.3万亩,该乡南靠45里狼碴岗,北濒石梁河,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交通发达,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2001年该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艾庄回族乡是河南省21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许昌县唯一的民族自治乡。该乡位于许昌城西北25公里处,西与禹州郭连乡接壤,北与长葛市毗邻,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趋势。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1公顷,辖9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1.28万人。乡域内近年来修建了以天兴路、许艾路为干线的公路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艾庄乡交通闭塞的状况,使艾庄乡成为连接禹州、长葛、许昌的交通枢纽,昔日封闭的三角地带成为通达四方的金三角,为天宝宫的开发建设铺平了道路,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5年,艾庄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9632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0%。完成招商引资120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6.2万元,同比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3650元。
艾庄乡作为民族乡,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呈现了良好局面。首先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学习国务院新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乡活动领导组先后举办以“讲团结、讲发展、讲进步、向前看”为内容的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达300多人次;其次组织少数民族聚居村和周边村“两委”班子成员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签订友好协议;第三是在艾庄村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组织保障。用足用活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天兴路、许艾路相继开通、投资50万元兴建了的人畜吃水工程、引资30万元兴建了民族幼儿园、天宝宫综合开发工程全面启动。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特色农业,形成了以乌克兰大樱桃、优质专用小麦、畜牧业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业格局。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7200亩,单位面积产量达455公斤。乌克兰大樱桃种植面积达800多亩,特色种植业规模优势已初步显现。禽流感防治工作成效突出,散养户和专业养殖户注射疫苗率达100%,疫病防控网络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猪、牛、羊、鸡等禽畜饲养的数量达50000头(只),形成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真正借助艾庄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充分依托民族文化优势,使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和谐统一。我们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以唱响道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文化活动。铜器舞、秧歌、腰鼓的表演受到群众的欢迎。2005年10月鲁湾村铜器舞代表许昌市参加河南第二届民间艺术节,获得了最高奖——金鼎奖。为使民族文化遗产得以高品位、高起点得到综合利用开发和有效的保护,乡党委、政府集思广义,邀请专家学者精心策划和多方论证,形成了打响“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设以天宝宫为中心的道教文化游览区;建设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游览区;在西部岗区,建设千亩乌克兰大樱桃为主的生态旅游观光园。2005年10月,与北京中青鸿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达成投资3000万元开发天宝宫项目的协议。目前天宝宫开发项目建设正在规划建设中。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斐然,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2005年艾庄乡以狠抓村室达标为基础,以狠抓单月孕检为重点,以落实四个手术为突破口,巩固和加强了计划生育基层工作,建成了高标准的便民服务大厅,四个村建了标准化基础村室、五个村进行了整修,全乡9个村村室全部焕然一新。全乡独生子女、双女户领证率及60岁以上养老补助金发放率均达10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实施“科技兴乡”战略,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宣传科技知识和技能,使农民的“科学致富”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投入资金31万元队全乡28间危房进行了改造;落实了“两免一补”资金36万元,改善了中小学校教书育人的环境。民政优抚、优待、救济和殡改工作卓有成效,乡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0多万元及时足额发放各种优待、优抚、救济金(费),大力宣传科学观念,移风易俗,强化殡葬改革工作,去年帮助引导9个村建立了集体公墓,并对响应政府号召实行火葬如公墓的行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与奖励,从根本上解决了殡改工作的瓶颈。使艾庄乡火化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得到了县主管部门和县主要领导的一致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