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洛协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德国与苏俄(苏联)

1921年5月苏德签订贸易协定,建立了享有领事权的官方代表机构和商务代表处,德国在事实上承认苏俄政府。

l922年4月10日至5月19日,欧洲国家经济会议在热那亚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英、法、意、日、比、德、苏等29个国家和英国的5个自治领。

1922年4月16日,苏德在热那亚近郊的拉巴洛签订了双边协定。拉巴洛条约规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的贸易、经济和法律关系享有最惠国待遇;两国互相放弃对战费、战争和非战争损失的赔款要求。这使双方摆脱外交上的孤立状态,开始了长达10年(1922-32年)之久的苏德合作的“拉巴洛时代”。

《拉巴洛协定》的签订使德国和苏俄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战后以来在外交上的孤立地位。该协定的签订对于协约国来说却意味着反苏统一战线的破产。协议签订后,协约国同苏俄之间的谈判更加举步维艰。热那亚会议是苏俄参加的第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其说明苏俄证券作为事实上的存在已被承认。协定既沟通了两国的贸易,又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反苏营垒,为苏俄进一步发展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外交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1925年10月,苏德缔结经济条约[包括《苏德经济贸易协定》、《苏德领事专约》、《苏德关于民事案件司法协助的协定》],确定了两国在经济等广泛领域中享有最惠国待遇及苏联驻柏林商务代表处的政治地位。德国在罗加诺公约也拒绝承担制裁苏联的义务。但苏联仍不放心,1926年4月,苏德《苏德友好中立条约》,钝挫了罗加诺公约的反苏锋芒。

德国把德苏关系作为其与其他西方国家打交道时讨价还价的筹码,以便在苏联与协约国中间施展“灵活外交”。这在二十年代德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关系稳定化,德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比如德国积极参与罗加诺公约,却拒绝承担制裁苏联的义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