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图书信息心理学原理

作者: (美)詹姆斯 著,田平 译

出 版 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

字数: 1200000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507422399

定价:72.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的代表作。它既是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总结,又是詹姆斯机能主义(或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这部巨著已经被翻译成法、德、意、俄和西班牙等几十种文字。1892年作者把《心理学原理》(两卷本)改写为《心理学简编》,在欧美等国早已被作为大学标准课本。

该书不仅被视为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而且被公认为美国机能学派兴起的里程碑。书中所列主题包括大脑的功能、习惯、心理学的方法和陷阱、思想之流、自我意识、注意、概念作用、辨别和比较、记忆、感觉、知觉、推理、本能、情绪、意志等,大致确定了以后百余年来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在该书中可以发现詹姆斯心理学思想的五点要义——反对结构主义意识元素分析的研究;首倡意识流理论;首创情绪理论,是最早的情绪理论(又名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主张心理学研究方法多元化;关于自我的立论奠定了现代讨论自我观念的基础。

作者简介

田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行动哲学。1996年毕业于美国图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出版专著《自然化的心灵》(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

目录序言

第一章 心理学的范围

第二章 大脑的功能

第三章 大脑活动的一般条件

第四章 习惯

第五章 自动机理论

第六章 心灵要素理论

第七章 心理学的方法和陷阱

第八章 心灵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第九章 思想之流

第十章 自我意识

第十一章 注意

第十二章 概念作用

第十三章 辨别和比较

2.图书信息

书 名: 心理学原理

作者:(美)詹姆斯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ISBN: 9787504463548

开本: 16开

定价: 19.80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所有讲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第一次接触心理学问题的学生来说,其中的一些章节太“形而上学”,另外一些章节则太细致了。即使在排除了快乐与痛苦、道德和审美的情感与判断这些重要的主题之后,本书的长度还是让作者本人比其他任何人都感到十分遗憾。

尽管如此,该书刚刚开始学习这一内容的人还是很有用处的。建议初学者第一次阅读时有些章节可以完全省略掉,这样能够唤起初学者的兴趣。

在整部书中,我与自然科学观点都始终保持着联系。每门自然科学都不加批判地对特定的资料作出假设,然后再对“法则”所由以成立、推论所由以进行的要素提出质疑。作为关于有限个体心灵的科学的心理学,对下述资料作出假设:思想和感觉;思想和感觉与之共存、并且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的物理世界;思想和感觉知道这物理世界。当然,这些资料自身是可以讨论的,但是对这些资料(以及其他要素)的讨论属于形而上学,不在本书讨论的范围之内。

作者简介威廉·詹姆斯。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病逝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巢可乐(Chocurua)。詹姆斯虽然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心理学体系,但他有许多观念却有助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孕育。詹姆斯在1890年出版的《心理学原理》,不仅被视为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而且公认是美国机能学派兴起的里程碑。他建构了科学心理学的完整体系。还是意识流理论和情绪理论首创者。

图书目录第一章 心理学的范围

第二章 大脑的功能

第三章 大脑活动的一些一般条件

第四章 习惯

第五章 自动机理论

第六章 心灵要素理论

第七章 心理学的方法和陷阱

第八章 心灵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第九章 思想之流及思想的五个特性

3.图书信息【《心理学原理》简介】

本书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心理学经典文献之一。本书研究了心理活动与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的关系,考

察了关于人的心理现象的内省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意识、记忆、想象、情绪、推理等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讨论。

本书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心理学经典文献之一,在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从将心理学当作一门自然科学的基本前提出发,研究了心理活动与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的关系,考察了关于人的心理现象的内省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意识、记忆、想象、情绪、推理等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特别是提出了思想之流(或意识流)的思想,在哲学史和心理学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作者简介】

威廉·詹姆斯(1842.01.11-1910.08.26)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病逝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巢可乐(Chocurua)。

【作品内容提要】

序言

第一章 心理学的范围

心理表现依赖于大脑条件;对目的的追和选择是心灵存在的标志

第二章 大脑的功能

反射、半反射和随意动作;青蛙的神经中枢;关于大脑半球的一般观点;大脑半球的教育;颅相学的观念;大脑半球中的功能定位;运动区;运动失语症;视觉中枢;心理失明;听觉中枢;感觉失语症;嗅觉和味觉中枢;触觉中枢;局限于大脑半球的人的意识;功能的复原;对梅纳特方案的最后修正;结论

条件

第三章 大脑活动的一些一般条件

刺激的聚合;反应时间;大脑供血;大脑测温;磷与思维

第四章 习惯

神经物质的可塑性使动作变得轻松;减少注意;连续操作;伦理学意蕴和教育的座右铭

第五章 自动机理论

理论;支持这一理论的理由;反对这一理论的理由

第六章 心灵要素理论

进行心理学需要心灵微粒;关于心灵微粒存在的一些所谓证明;对这些证明的反驳;心理事实的自我复合是不可接受的;心理状态可以是无意识的吗?反驳对无意识思想的所谓证明;陈述心脏联系的困难;“灵魂”是逻辑上最难以反驳的假说;结论

第七章 心理学的方法和陷阱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内省;实验;错误之源;心理学谬误

第八章 心灵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时间关系;意识的丧失——洛克对笛卡尔;歇斯底里发作中的“无意识”不是真正的无意识;心灵可以分裂为分离的部分;空间关系;灵魂的处所;认知关系;心理学家的观点;两种知识,熟悉的知识和关于的知识

第九章 思想之流

意识趋向于个人的形式;它在不断地变化;它是可感知地连续的;意识的“实在的”和“过渡的”部分;对关系的感觉;对趋向的感觉;对象的“边缘”;对理性序列的感觉;思想可以发生于任何种类的心理材料;思想和语言;意识是认知的;对象这个术语;每一种认识都是由于一个完整的思想脉冲;思想之流图解;思想始终是选择的

【相关书籍参考】

《实用主义》 威廉·詹姆斯

《宗教经验种种》 威廉·詹姆斯

《行为主义》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

【 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