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 者:王国良

I S B N: 7810525190

开 本: 21cm

出 版 社: 安徽大学

出版日期: 2005-6-1

内容简介

以朱熹为集大成的理学体系昭垂绵延,影响世道人心至深至久,其流风馀绪至近代尚未绝响。明清时期,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具体表现为理学核心价值的转换与解构。本书考察了明清时期儒学(理学)核心价值的转化与结过程(结包含有转换、颠倒、颠覆的涵义),注意吸收其理论思维教训,并由此观察中国文化的发展动向,对於中华文化全新价值体系的创建,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总结和集大成者,朱熹的理论体系标志理学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理学最主要的核心价值就是: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其中天理、天地之性、道心、公、义王道具有内有内在统一性,属于形而上层次,是居于主导、积极、正确、下面意义的价值;人欲、气质之性、人心、私、利、霸道也具有内有统一性,属于形而下层次,是居于从属、消极、负面或应被消灭的价值,比如存天理、灭人欲、存义去利。也就是说,形而上层次的价值总是统治、遏制形而下层次的价值。

本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本研究之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前人研究综述

第三节主题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朱熹思想体系与儒家核心价值的形成

导言北宋以前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大势

第一节北宋儒家复兴运动的转折与理学的产生

第二节朱熹集大成的理学体系

第三节朱熹理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理学体系天下人不合一的内在矛盾

第三章王阳良知学说与儒家核心价值的继承与突破

导言宋末、元、明初中国思想发展大势

第一节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体系

第二节程朱理学与陆王学核心价值的印合

第三节王阳明心学与思想解放

第四章人性的重建与自由意识的进展

第一节王畿的真性流行之学

第二节王艮的自尊独立造命之学

第三节李贽的童心说与自由解放

第五章天理与人欲的价值转换

第一节明中后期天理与人欲的价值转换

第二节明清之际天理与人俗的阶段转换

第三节戴震对天理与人欲的价值转换

第六章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的价值转换

第一节清代以前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价值转换

第二节颜元、唐甄、戴震的人性论

第三节道心与人心的价值转换

第七章公与私、义与利的价值转换

第一节明以前公私、义利的价值转换

第二节明清之际公私、义利价值观的转换

第八章结语

一价值转换是以发挥原始儒学的名义超越儒家

二价值转换是以对立面统一的方式进行

三价值转换表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前进方向

附录

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

引用书目与参考文献

后记

重印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