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钟鐻

钟鐻(钟鐻)

【注音】:zhōng jù

【释义】:即钟虡。钟,通“ 钟 ”。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裴駰集解引徐广曰:“﹝鐻﹞音巨。”明陶凯《长平戈头歌》:“何不以尔为钟鐻?何不以尔为鼎彝?”参见“钟虡”。

【出土】: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钟鐻铜人,共6件,每件人体部分高近1米,皆作武士装束,戴冠,衣裳施加彩绘,处于钟架转角部位的铜人一臂很长,以便平稳承托上下相错的两根横梁(笋)。虽仅是用作支撑65件巨大的铜编钟的人形支柱(鐻),但如此富于理性色彩的写实人物形象实为前此所仅见。曾侯乙墓钟鐻铜人的发现也为历史上聚讼不已的秦始皇所铸十二钟鐻铜人的发现,也为历史上聚讼不已的秦始皇所铸十二钟鐻铜人提供了直接参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