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宇宙的过程中,有人提出多维宇宙的概念。什么是多维宇宙呢?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三维宇宙,所谓三维宇宙是指空间概念的长、宽、高三维度,任何物体通过长、宽、高三个参数可以决定其大小。对微观宇宙和宏观宇宙都可通过三维参数来描绘它们的大小、距离、形状,这是有形的可见的事物。
到了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又提出四维宇宙,这四维包括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用爱因斯坦的四维概念来描述宇宙事物,就更为精确些,比如同样一个尺度大小的物体,昨天和今天可能特性和位置就不一样,比如月球在运动,同一体积的月球昨天和今天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在地球上所见发光面积(确切地说应是反光面积)就不一样。可见加上一维时间就比只有三维参数的宇宙更能精确描述事物。以此推论,再增加维数,还会更加精细地描述宇宙事物。三维也好,四维(时空四维)也好,这些都只能描述可见事物。对于不可见事物则无法描述。比如物体的场信息无法描述,能发出场波和无线电波的同样大小的物体亦有不同特性,比如电视台发射塔在工作时的特性和不工作时的特性是不一样的。但如果用三维或四维(四维时空)是无法描述的。因为从外形看没有不同。电视塔工作时,有无线电波辐射,全国各地相应地区都能收到其图像和声音信息,电视塔不工作时就收不到任何图像,所以说可以把无线电波看成是又一维事物
(注意,无线电波是不占有三维空间参数的),是附加维。但附加维又都是以三维空间为依托的维。附加维基本上是不可见的。如果把可见的空间三维理解为阳性事物,是粒子世界,那么附加维就是阴性不可见事物,是波场世界。具有无线电波的事物就可理解是五维宇宙世界,但除此之外,还有区别无线电波的频率不同,特性不同,可以用六维宇宙描述;有电波就有电场,场还分电场和磁场(有人试图寻找统一场等),为区别之,还要增加维次。比如温度亦可以作为新的一个维次考虑。此外,有人在探索的灵魂世界(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场),其波场频率等特性更为奇异,只有用更多的维次才能说明和解释。也就是说,完整的大宇宙和微宇宙(包括人体小宇宙)只有用多维时空参数才能较精确描述。包括可见的和隐形的宇宙世界,如天体现象中的星体、黑洞,人类现象中的身躯和精神世界等等。有人提出平行宇宙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三维显形宇宙和多维隐形宇宙并存,是可以认为是合乎道理的。用多维宇宙观方可解释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各类星体特性、现象;也包括各类目前尚处于困惑不解的怪异事物,像百慕大之谜、飞碟之谜、灵魂之谜等。所以有人说:宇宙是四维还是多维的,似乎取决于我们所描述的事物要达到什么样的深度层次,也取决于对宇宙的认识深度和对宇宙的描述详细程度。
但是,宇宙用多少维来描述为好?宇宙的特性究竟有哪些?比如从微观宇宙的原子、基本粒子(中子、质子、电子、中微子、夸克、反夸克、虚子、幽子、道子等......)到宏观宇宙的黑洞、星体、类星体,某些物理特性如强力、引力、弱力、真空零点等等,人类目前尚了解的不是太多,所以用多少维来描述宇宙的问题也是无法确定的。但总的来说,维次越多,描述宇宙事物越精细。让我们以全新的概念和更高的立足点来不断认识宇宙,不懈地研究宇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