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蛤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海蛤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药物组成:海蛤(研)3分,葶苈(隔纸炒)1两,桑根白皮(切)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炒)半两,防己(锉)3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方剂主治:石水。四肢细瘦,腹独肿大。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米饮送下,早、晚各1服。

海蛤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药物组成:海蛤(研如粉)1两半,诃黎勒皮(焙)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牵牛子(炒令熟)1两半,桑根白皮(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贝母(去心,焙)1两,白槟榔(锉)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1两,大黄(炒,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方剂主治:脚气上冲,头目面浮肿,咳嗽喘乏,气促胸胀,两胁硬,腰重,小便涩,胯冷,腿膝疼肿乏力。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煎枣汤送下,日2次。

海蛤丸-《圣惠》卷五十四。

药物组成:海蛤1两(研细),汉防己半两,桂心半两,木通1两(锉),牵牛子1两(微炒),白术半两,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处方来源:《圣惠》卷五十四。

方剂主治:石水。脐腹妨闷,身体肿满,大小便不利,喘息。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香薷汤送下,以利为度,不利再服。

海蛤丸-《宣明论》卷十一。药物组成:海蛤1两,半夏1两,芫花(醋炒)1两,红娘子(去翅足)1两,诃子(炒)1两,玄胡索1两,川楝子(面裹煨,去皮)1两,茴香(炒)1两,乳香3钱,硇砂半两,朱砂(半入药,半为衣)1两,没药1两(研),当归1两半。

处方来源:《宣明论》卷十一。

方剂主治:妇人小便浊败,赤白带下,五淋脐腹疼痛,寒热,口干,舌涩,不思饮食。

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醋汤送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