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血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名

黑血藤

别名

老鸦花藤、大血藤、血藤、嘿良龙。

汉语拼音

hei xue teng

英文名

macrocarpa Nucum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Mucuna macrcocar pa Wall.[M.castanea Merr.;M.wangii Hu]

归经

入肝、肾二经

中药化学成分

藤茎中含羽扇烯酮(lupenone),无羁萜 (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5.22-豆甾二烯-3β-醇(△5.22stigmasten-3β-ol),二十四烷酸a-单甘油酯(tetracos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二十五烷酸a-单甘油酯(pentacosana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和二十六烷酸a-单甘油酯(hexa-cosana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种子含L-多巴(L-dopa)4.39%。

功效

补血活血;清肺润燥;通经活络

考证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目》。

科属分类

豆科

主治

贫血;有经不调;肺热燥咳;咳血;腰膝酸痛;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瘫痪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000-1200m的山谷疏林中。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老茎:味涩、性凉。有补血、活血、通经壮骨的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贫血,萎黄病,月经不调,腰腿痛,瘫痪。

采收和储藏

全年可采收,割取茎藤,鲜用,或切片,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效分类

活血药

性味

苦;涩;性凉

药材基源

为豆科植物长荚油麻藤的老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炒热包敷。

出处

《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