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井镇位于禄丰县西北部,距县城98公里,距楚雄市76公里。地处龙川江两侧。龙川江自南而北纵贯全境,形成千峰耸峙,一水中流的地形。成昆铁路穿境而过,有两个铁路站点。广通黑井公路与320国道相连,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黑井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千年盐都喜添金字招牌,这是禄丰县继2004年恐龙化石产地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地质公园、黑井古镇被评为国黑井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陶、铜器、兽骨等文物考证,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黑牛盐井",后称"黑井"。家AA级旅游区之后获得的第三张国家级文化旅游名片。
黑井,历史悠久,曾是产盐重镇,称为“盐都”。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彝族先民就开凿了盐井。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涧中,一牛倍肥泽,后央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故称“黑牛井”,后简称黑井。
黑井盐业的开采、运销始于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明代起就是吸引商贾马邦的古城。当时,黑井盐的纳税额一直占云南省税收的一半以上。“富可敌省,课甲两迤”。民国以后,随着省内外盐业的发展,黑井盐的地位受到挑战,日渐衰落,成了“失落的盐都”。但是,它的历史价值都日益显现出来。遗存的古建筑遍布全镇,民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是驰名省内外的“千年盐都古镇”、“明清活化石”。黑井镇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元、明、清石塔5座,现存3座;碑刻现存32块;石牌坊5座,现存2座;寺庙原有56座,现存11座。
黑井镇有两条平行于龙川江的小街;两条街由横跨江面的五孔桥——五马桥隔开。一街在江右,二街在江右。远远能看到连接峡谷隧道的成昆线铁路大桥。
在一街街尾靠五马桥头处,有一牌坊,是著名的“贞孝总坊”。建于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据说是慈禧太后下旨建的。不是为某一女子所立,而是为几十个女所共立。是一座牌楼式全红砂石质牌坊。为四柱三间结构。额枋上镶嵌的大理石板上,正中镌刻着“节孝总坊”,右边刻“霜筠”二字,左边刻“雪操”二字。这座古建筑,做工精巧,造型庄重,雕刻精美,堪称精品。牌坊周身均布满浮雕,正中为“四龙戏珠”图案。三道门楣上用三层龙头、象鼻组成斗拱,构成12座石阙,高高托起牌坊顶部。共有龙头68个,象鼻54条。斗拱之间雕刻着“唐僧取经”、“牛郎织女”、“八仙过海”、“二十四孝”、“荷和二仙”等故事和各式花鸟虫鱼。整个牌坊装饰得玲珑剔透,光彩照人。
武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16年。大院坐西向东,依山就势而建,顺江呈“五字型,纵一横三”,布局独特。整个建筑由四个天井组成,共有99间房,108扇门,四通八达,规模宏大。大院的装饰颇具特色,大门为龙头、凤、象单一半拱组成的三重檐,四柱三门门楼,砖柱上绘有水黑山水和花鸟,木柱由石狮驮撑。站在武家大院南厢房三楼,可鸟瞰黑井镇全貌。
黑井镇两百米的万春山麓,有大龙祠。始建于明代,坐西向东,雄距于七星台上。由山门、大殿、南北厢房和大戏台等组成。大殿面阔五间,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殿内原塑有一组雕像,中为龙王像,左为女性龙王像,右为神明大士像。塑像创作于清康熙元年,“文革”时被毁。塑像上方高悬一块匾额。书“灵源普泽”四个大字,为清雍正皇帝亲笔。山门上层内侧为戏台,面积约100平方米,曾有近三百年的演戏历史,是当年黑井镇的公共娱乐场所。
诸天寺始建于明崇祯10年(公元1537年),占地面积二千多平方米,有大雄宝殿、玉皇阁、地藏殿、观音阁及厢房等。楼宇飞檐翘角,异常夺目,寺内花草繁盛。
黑井文庙,始建于明万历45年(公元1617年),占地近6千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建有太平坊、沣池、大成门、大成殿。东侧建有名宦祠、先贤祠,西侧有乡贤祠。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檐下由六层象鼻、凤头斗拱装饰。东西石壁的须弥座上刻有精美浮雕6幅。其中东侧的“九狮戏珠图”,特引人好奇。
黑井镇内,现尚存有大井盐井遗址,即“黑牛盐井”。为斜井,深80米,井口有石砌券门,高2.2米,宽1.2米。
五马桥年代久远,始建于元大德年间,黑井镇内的一些古民建筑也很有特色,大多是石木建筑吊角小阁楼。
“七月石榴二月花”。黑井古镇遍枝的石榴,连片的石榴园,也是一道特殊的景致,榴花似火,点缀着古镇。
禄丰县黑井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盐古镇,民间自古就有祭盐龙女的民俗传统。在黑井古镇,盐龙女李阿召寻黑牛、识盐井、煮白盐的传说被广为流传。当地人介绍,黑井镇的盐龙女是彝族先民放牛女李阿召,她每天放牛时都发现有条黑牛喜欢在沼泽中舔水中石块,她亲口尝试,发现是盐水,于是盐井被发现。当地人为了纪念黑牛遂以黑井命名,黑井镇也由此而来。为纪念放牛女和黑牛,彝族后人将该女尊为盐龙女,并建盖了大龙祠供奉她。每年的农历6月13日,当地的群众都会自发的举行祭祀活动,纪念这个发现卤泉的美丽姑娘。(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