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霸九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书全名:《凤霸九天——政治倾轧中的大宋女主·章献皇后刘娥传》

目录

★【作者简介】

★【小说简介】

★【出版信息】

★【小说目录】

★【编辑推荐】

★【精彩文摘】

【作者简介】

蒋胜男:喜欢文学与旅游,喜欢华服与美食,喜欢自然风光,喜欢种花养鱼,享受平常生活中点滴滴的乐趣。当初读的是会计,却一直“不务正业”地写东西,终于如愿以偿。现

在的职业是戏剧编剧。至今已出版长篇武侠小说《魔刀风云》、《洛阳三姝》、《鹰王》以及玄幻中篇小说《古董杂志货店》等。2002年起,转向历史题材写作。除小说外,还有历史杂谈集《太后当国》即将出版。迄今为止写作戏剧、小说、杂谈等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近两百万字。

作者BLOG:http://blog.sina.com.cn/jsn

王朝蒋胜男吧:http://tieba.baidu.com/f?kw=%BD%AF%CA%A4%C4%D0

【小说简介】

本书以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北宋前期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的政治风云。

从一个卖唱的孤女,到一国之母,到垂帘听政,到身披龙袍。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的一生,充满了曲折离奇。她生于忧患离乱,从辅佐真宗到垂帘听政,掌握国政二十年,到她死时宋朝已经十分繁荣富足。

整部小说共有六十万字的篇幅,时间跨度从刘娥十三岁写到六十五岁去世,前后共计五十多年。这五十多年,也正是北宋从开国时的纷扰走向稳定的时代。有名有姓各式不同的人物共有两百多个,包括宋太宗、真宗、仁宗以及萧太后、刘后等;包括赵普、李沆、吕端、寇准、毕士安、王曾、王钦若、丁谓、王曾、吕夷简、张咏、钱惟演等数十名宰相重臣的不同性格、不同处事和政治手腕,以及李太后、潘妃、郭后、杨妃、杜才人、沈才人、曹美人、戴贵人、李宸妃等性格手段不同的后妃命运个性也都写得栩栩如生。将千年前的那个王朝的政治背景、军事格局、经济状况以及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有张有弛,错落有致。政治阴谋的血腥诡异,宫廷争斗的风云变幻,权臣谋士的勾心斗角,江湖草莽的豪迈侠义。明处刀光剑影,暗处剑拔弩张,让你不得不随着情节的走势和发展,或扼腕叹息、或击节赞叹、或会心而笑,或豪情勃发。更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高度的史实性和故事融为一体,将千年以来的种种民间传说如狸猫换太子、杨家将和潘美、八贤王和寇准、辽国萧太后等人们心目中认定的形象一一推翻,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视角。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1

☆ 装帧:胶版纸

☆ 套装数量:2

【小说目录】

(上卷)

第一章 蜀道行

第二章 金匮之盟

第三章 鼗鼓佳人

第四章 西夏之乱

第五章 辽后萧绰

第六章 王妃潘氏

第七章 秦王之死

第八章 大火东宫

第九章 许王元僖

第十章 九重风雷

第十一章 耿耿长恨

第十二章 大将潘美

第十三章 潘妃之死

第十四章 吴越王孙

第十五章 许王之死

第十六章 灵前杀姬

第十七章 蜀中之乱

第十八章 天子之誓

第十九章 立储大典

第二十章 吕端保驾

第二十一章 真宗登基

第二十二章 后宫同盟

第二十三章 移宫风波

第二十四章 皇后郭氏

第二十五章 遂城之战

第二十六章 重阳封妃

第二十七章 皇后之子

(下卷)

第二十八章 皇子夭折

第二十九章 内忧外患

第三十章 御驾亲征

第三十一章 澶州城头

第三十二章 澶渊之盟

第三十三章 郭后之死

第三十四章 立后之争

第三十五章 宰相寇准

第三十六章 天书封禅

第三十七章 借腹生子

第三十八章 寇准回京

第三十九章 豪门夜宴

第四十章 三贬寇准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仁宗继位

第四十三章 张咏闹阁

第四十四章 皇陵之案

第四十五章 太后垂帘

第四十六章 天圣新政

第四十七章 母子之情

第四十八章 重阳赏菊

第四十九章 燕王探陵

第五十章 顺容李氏

第五十一章 长宁寿庆

第五十二章 晋祠风云

第五十三章 女帝风波

第五十四章 宸妃之死

第五十五章 帝服祭庙

第五十六章 章献千古

【编辑推荐】

本书站在正史的高度讲述了宋真宗的皇后刘娥的故事。刘娥是一位与吕后武后齐名的女主。她是继武则天之后另一个穿上龙袍的女人,史称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一代贤王。刘娥开创了太后垂帘听政制度,因此宋代太后垂帘称制达八位之多为历代之首。从宫廷朝堂的勾心斗角,到国计民生的悲悯意识,本书内容厚重故事情节一波三折,除了具备粗砺宏阔大气磅礴的历史画面感之外,还注重了对情感的细腻描画和解剖,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忍释卷。

【精彩文摘】

半年后,襄王妃潘蝶病重而亡,年仅二十二岁。在她病重的每一天,都望着房门,期望看到襄王元侃的身影,可是直到死,她也没有等到元侃的到来。

听到这个消息时,刘娥正在梳妆,白玉梳子掉落地下,跌得粉碎,喃喃地道:“这么快就……她今年,才二十二岁……”

一片秋叶,自窗外缓缓地飘入,刘娥颤抖着拾起这片秋叶,人的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啊,宛若这片秋叶,被风一吹,就落了。潘蝶活着的时候,她是那么地恨她,可是一旦听到她死去的消息,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自己的整颗心,都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地,一股酸楚之意,涌上心头,竟忍不住伏案痛哭起来。

也不知道哭了多久,直到元侃进来,见她哭得如此伤心,吓了一大跳:“小娥,小娥,你怎么了,你没事吧!出了什么事了?”

侍女李氏忙道:“王爷可来了,刚才怀德公公来告诉刘姬说,府里头王妃薨了,刘姬就伤心地大哭,一直哭到现在还没停呢!”

元侃松了一口气,道:“原来如此!”挥手令李氏退下,抱住了刘娥道:“小娥,你竟是为她而哭,她如此待你,你竟还会为她而哭吗?”

刘娥慢慢地止住了泪,抬起头来看着元侃,泪珠儿挂在她的脸上,犹如梨花带雨,她轻声道:“三郎,我是为她而哭,也是为自己而哭,为天下女儿家,同声一哭。”

元侃轻轻地、一滴滴地为她擦去泪珠儿,温柔地道:“为什么?”

刘娥凝视着元侃,轻声道:“常言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与王妃,同为女儿之身,虽然其人其行殊为可恨,细思量其情却也觉得可悲可悯。想起我前日读白乐天的《太行路》诗中有云: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她为将门之后,王妃之尊,一朝见弃,下场如此。更何况我孤苦无依。红颜易老,君心莫测,只怕有一日,我也会有‘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之时。细思量此节,岂不叫人肚肠寸断……”言到此处,泪如泉涌。

元侃紧紧地抱住了她,轻吻着她脸上的泪水,连声道:“不会不会,我绝不会负了小娥!你若不放心,我可对天盟誓。我赵元侃,以大宋王朝襄王之尊,以我身上流着的帝王血统发誓,今生今世,我只爱刘娥一人,至死不变。如有违誓,天诛地灭!”

刘娥扑到元侃的怀中,泣道:“三郎,你千万不要起这样重的誓,能得你此言,小娥百死无悔!”

元侃抱住了刘娥:“小娥,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让你受到任何的伤害了!”

此刻窗外,秋正浓,枫正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