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
男,1956年9月生。中共党员。光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科副主任、陕西省先进功能材料及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物理教学与研究。
参加学术团体任所任职务分别为: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全国高校电磁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电类专业研究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
空间光学;光谱成像技术;大气光学。
创新成果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先后主持的科研项目有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市工业攻关、国防科技预研项目各一项;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863—308、863—2基金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20篇;近年来在国际著名光学学术期刊Applied Optics,Optics Communications,Optiks, Journal of Optics A上发表论文10余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3篇;申请专利5项(已获4项)。
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校级教改项目8项。
主编出版《大学物理》、《物理学》、《文科物理》等教材4部;主编出版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各1部;主编出版研究生教材1部;先后获省(部)、校级奖10余项。作为第一发明人,2002年获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3项;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科研创新:近年来,在干涉成像光谱技术研究和空间遥感探测方面,在国际上取得了多方面的创新:首次提出了基于Savart偏光镜横向剪切的偏振干涉成像光谱技术,自行设计研制了超小型稳态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这是一台集时间、空间调制主要优点于一体的时空混合模式的信息获取遥感仪器, 可同时获取目标的图像和光谱信息,具有成像仪、光谱仪和偏光仪的三重功能。 该仪器与国际上目前仅有的偏振干涉成像光谱实验装置DASI(美国于1996年研制)相比,使光能量利用率和探测灵敏度提高2~3个量级,视场扩大3~5倍,极大地提高仪器的信噪比及对微弱信号的探测能力。这是我国学者设计、研制成功的国际上首台基于萨瓦板的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
在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方面,提出了全方位、多方向被动遥感探测的创新原理、方案和探测模式,改变了目前国际上美、加、法三国科学家提出的风场干涉仪技术的一维探测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探测效率。
上述研究对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遥感、大气探测具有重大意义。在航空航天、空间探测、军事、国家安全、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空间、航天器的发射和运行、资源普查、环境保护、地球物理、天文物理研究、科研及教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科研、教学情况及学术成就
一、科 研 项 目
主持科研项目 11 项,参加科研项目 4 项。其中基础研究 4 项,应用研究 7 项,经费合计 302 + 500 万元。
主持科研项目:
具体为(注明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经费、项目起讫时间,项目完成人的顺序等):1、微型、宽覆盖、宽谱段、高分辨率新型偏振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7031),2006.1~2009.12,150万,项目负责人
2、干涉法大气风场被动探测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5010),2004.1~2006.12,41万,项目负责人
3、新型偏振成像光谱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278019),2003.1~2005.12,23万,项目负责人
4、新型成像光谱技术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0X08),2000.9~2003.12,5万,项目负责人
5、超小型稳态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1K06-G12),2001.9~2004.9 8万,项目负责人
6、机载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高效偏振分束器研制,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5K04-G18),2005.1~2007.12,4万,项目负责人
7、卫星遥感风场、压力场的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国防科技预研基金项目(97.J20.7.3.ZK1803),2000.10
通过总装备部验收 6.8万,项目负责人(与相里斌共同主持)
8、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西安市工业科技攻关项目(GG200127) 2001.6~,2004.6 3万,项目负责人
9、成像光谱技术,西安交大“985一期”培植基金项目,2002.6~2005.6,5万,项目负责人
10、平流层有效载荷—风成像干涉仪及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西安交大“985”二期,2005.1~2007.12,60万,项目负责人
11、干涉式光谱仪及应用仿真技术(项目建议人,列入总参十一五规划),总参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06.6~2009.6 500万 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答辩。
参加科研项目
1、新型成像光谱与高分辨技术研究,国家863-308项目(863-308-14-02(8)),2000.12通过863专家委员会鉴定验收;30万,第二完成人
2、轻型高稳定度干涉成像光谱仪,国家863-2重大项目(863-2-8-1-10),2000.10通过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验收,684万,项目骨干
3、III族氮化物载流子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4049),已结题,9万,项目骨干
4、电子俘获型材料超快光谱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基金(69978018),已结题,12万,项目骨干
二、专 利(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序号 名称 专利号 署名次序
1、超小型稳态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2002年获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日内瓦全球发明家公会,世界专利交易评估及促进委员会),01213109.1,第一
2、稳态大视场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2002年获伦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英国国际专利开发中心,伦敦应用技术研究院),01213108.3,第一
3、视场补偿型Savart偏光镜2002年获香港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香港国际专利评估交易事务所),012131017.5,第一
4、偏振型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及其装置,9915953.5,第四
5、偏振型干涉成像光谱仪(发明专利),99256129.9,第一
三、发表学术论文
序号 成果(论文、专著、获奖项目)名称 成果颁奖部门及奖励类别、等级或发表刊物与出版单位、时间 署名次序
科研论文
1、Novel Wide Field of View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Imaging Spectrometer;Applied Optics, 2004, 43 (33), 6090-6094(SCI、EI收录);Chunmin Zhang, BaoChang Zhao, Bin Xiangli
2、Permissible deviations of the polarization orientation in the polariza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J. Opt. A: Pure Appl. Opt. 2004, 6 (8), 815-817 (SCI、EI收录);Chunmin Zhang, Bin Xiangli, BaoChang Zhao
3、Analysis of the Modulation Depth Affected by the Polarization Orientation in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Imaging spectrometers;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3, 227 (4-6), 221-225(SCI、EI收录);Chunmin Zhang, BaoChang Zhao,Bin Xiangli
4、A static Polariza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based on a Savart polariscope;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2, 203(1-2), 21-25 (SCI、EI收录);Chunmin Zhang, Bin Xiangli, BaoChang Zhao
5、Static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Imaging Spectrometer(SPIIS);国际会议(ICAPT)特邀报告 Quebec, Canada. 2000.6Proc. SPIE, 2000, 957~961 (ISTP收录);Chunmin Zhang, Bin Xiangli, BaoChang Zhao
6、Interference Image Spectroscopy for Upper Atmospheric Wind Field Measurement; OPTIK,2006,117, 265-270(SCI收录);Chunmin Zhang, BaoChang Zhao, Bin Xiangli
7、The measurement principle of the upper atmospheric wind based on the Voigt profile spectral shape;J. Opt. A: Pure Appl. Opt.已收录(SCI、EI收录);Chunmin Zhang, BaoChang Zhao,
8、Analysis of the Throughput of onboard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Imaging Spectrometer;Challenging Optics in Science Technology, SPIE, 2005, Vol.6032[0900-47](EI收录);Chunmin Zhang, BaoChang Zhao, Bin Xiangli
9、Birefringent laterally Sheared Beam Splitter-Savart polariscope;国际会议(AOMATT)邀请报告SPIE, 2005, Vol.6148~6150(EI收录);Chunmin Zhang, BaoChang Zhao, Bin Xiangli
10、利用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测量大气风场;光学学报, 2000, 20(2):, 234~239 (EI收录);张淳民,王 炜,相里斌,赵葆常等多篇.
教学、教改及教材出版
出 版 教 材
《大学物理》 西安交大出版社, 2001.1 主编
《物理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6 主编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西安交大出版社, 2003.9 主编
《物理学》(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 主编
《文科物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 主编
《大学物理经典名题名师解析》 科学出版社, 2006.8 主编
《干涉成像光谱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06.12 主编
教 改 项 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 承担任务
1、《文科物理》 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编写出版计划项目(08002-70-B-W) 2002.6-2005.12 5万 项目主持人
2、《物理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重点教材编写出版计钅? 2000.9-2003.6 4万 项目主持人
3、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西安交大教改项目(完成已验收) 2001.92004.9 0.3万 项目主持人
4、物理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陕西省教改项目(完成已验收) 1999.6~2002.6 2万 子项目主持人
5、《大学物理》 西安交大1999 - 2000年重点教材编写出版计划项目 完成已验收 0.3万 项目主持人
6、《物理学》 西安交大新世纪本科生教材建设项目 2002.1-2005.12 4万 项目主持人
7、《干涉成像光谱技术》 西安交大研究生创新教材建设项目 2006.1-2008.12 4万 项目负责人
获 奖
教学、科研、
1、 专利获奖等 2006年获西安交大“十五”先进科技工作者;
2、 2004年获西安交大第九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3、 2000年获西安交大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4、 2000年获西安交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4、 2000年获西安交大赵富鑫物理奖教金;
5、 1998年获西安交大开元基础课优秀教学奖一等奖;
6、 1998年获省第五次优秀论文和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主要完成者);
7、 1995年获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8、 1994年获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教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9、 1993年获西安市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10、2002年获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
11、2002年获伦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
12、2002年获香港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
13、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14、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优秀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