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渡镇位于沿河县城东北部,是乌江流经省内的最后一个乡镇,距县城水路76公里,陆路138公里。东邻重庆市酉阳自治县、西北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相连,自古以来是黔东北和渝东南的物资集散中心,素有“黔东北门户”之美誉。
洪渡历史悠久,古名洪杜、洪都。据《沿河县志》记载,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洪杜县,隶属黔中郡,宋嘉祐八年(1063)废,置县444年。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移洪杜溪,距今洪渡场南约500米,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后县治所迁至今重庆酉阳龚滩。民国时期设洪渡区,解放后一度设乡、公社。1950年为沿河县第十区,1961年改为公社,1984年建镇,1993年过渡为科级镇至今。洪渡古镇为古代入黔第一重镇,其经济、战略地位犹为特殊,现仍为黔东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洪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汉砖瓦窑群、西汉墓、宋墓群、明墓群等文物遗址,有优秀的石刻文化,已发掘秦砖、汉瓦、宋瓷、明朝军民禁约碑等,堪称“千年古镇”。洪渡土家民族风情浓郁,民歌山歌远近闻名,“打镏子”艺术独具特色,以“八仙”为音名记谱,所用乐器为土法自制,不用校音器而发音奇准。 2002 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洪渡镇为民间艺术之乡。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优美,有乌江土坨峡、乌江王坨峡、洪渡河、王坨温泉等自然景区,极具旅游和商贸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