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明董其昌行书吴隐君墓志铭手卷
【类别】中国书法
【年代】明代
【作者】董其昌
【简介】
水墨,纸本,尺幅:28.4×231cm。
钤印:宗伯学士、董玄宰
题识:吴隐君黟源墓志铭(文略)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实录副总裁经筵讲官卿侍生董其昌撰书
鉴藏印:竹坪过眼
纵观此卷,俊朗疏秀,灿然天成,力夺鲁公,态兼襄阳,于丰神秀逸中透出“二王”遗意。实质上,董其昌的书法主要法乳于颜鲁公,尤其是晚年书法,更得颜书之精髓,一洗姿媚之态,以唐法行晋人意,平淡天真,人书俱老,张照谓之“笔意冲夷高远”。其遒逸之致,犹如老树著花,清代高凤翰谓之“初看不觉佳,愈观愈妙者”。此卷书法与董其昌81岁所书的《程母墓志铭》有相合处,只不过后者更加率意一些。因为是为自己恩师撰写,心理上多少是有负担的。
在此作中,董其昌虽然是最大限度地做到了恭谨和不苟,但毕竟是书坛圣手,作品竟无半点拘挛之态,非俗常之辈所能及。董其昌对自己的书法是相当自负的。他说:“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书,而懒于拈笔,但以行草行世。亦都非作意书,第率尔酬应耳。若使当其合处,便不能追踪晋、宋,断不在唐人后乘也。”(《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今观董氏《许文穆公墓祠记》卷,足见其不妄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