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是重庆大学直属本科学院,城市学院是以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为主的建筑学院,该学院以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结构,桥梁隧道,市政建设等建筑学科而著称,是重庆大学直属25个二级学院之一, 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渝碚路131号重庆大学C区,其前身是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建专),学校前身系1974年3月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学校,1984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重庆建筑专科学校,划归原中国建设部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主管,重庆建专曾被喻为中建系统的黄浦军校,1992年4月更名为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3月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0年5月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大学C区)与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大学B区)同时并入重庆大学(重庆大学A区)。1997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紧接着2001年9月,教育部与重庆市签署部市共建协议,重大成为34所“985工程”大学。2003年12月,重大升级为副部级高校,成为31所副部级高校之一,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学院以高等学历教育、职教师资培训及全校本科生、研究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为主要任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15所国家示范高等技术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给排水等专业,学院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商业、文化中心的重庆大学A、C校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有校级工程技术培训中心、院级实验实训中心、多媒体及电教中心、图书馆等现代教学设施;有价值3000余万元的各类先进教学仪器设备。
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学院近三年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数控、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广告制作、建筑工程与测量、楼宇智能化等25个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可接纳近6000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各种实用高新技术培训。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共建的道路。先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中日合资建设雅马哈公司、中国铁通重庆分公司、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广州数控设备厂、重庆巴山仪器厂、重庆第二机床厂、重庆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重庆鹏程电脑研究所等26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成20多个稳定的校外教学实验、实训基地。

学院积极探索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从多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几年来我院先后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5个专业被评为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学院先后主持完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研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科研项目1项、重庆市新世纪教改重点科研项目2项;承担教育部规划教材建设项目10项。学院主研的“高校教学实训基地新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重庆市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突出以行业为依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特色的办学理念,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李岚清副总理、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吕福源副部长、周远清副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组织部贺国强部长、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以及重庆市主要党政领导先后来我院视察指导工作。学院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三年来,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著名高校和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国内50多所高校的领导、专家先后到学院访问、参观和学术交流。学院也派出有关人员去国内外大学参观、学习。

注明1按重庆大学的规定:2000年建专,建院,重大三校合并后,重庆大学全日制统招专科与二本学生在重庆大学C区就读,成立重庆大学直属学院—城市学院(原建专)统一管理。根据重庆大学文件:重庆大学已于2005年停招专科和二本(普通本科),因此重庆大学城市学院(原建专)的最后一届学生包括普通本科和专科(2009届)将于2009年7月毕业,送走最后一届毕业生的城市学院将拆牌,从此以后城市学院(原建专)将不复存在.
注明2:重庆大学城市学院(原重庆建专)的生源(重庆大学全日制高考统招专科)和于2006年9月开始招生的位于重庆市永川区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不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重庆大学的独立学院,由重庆大学和企业合办重庆大学全面负责教学管理和师资选派(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批次为本科第三批。)重庆大学城市学院摘牌后,重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于2008年成立取代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目前重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只招收通过重庆市普通高校“专升本”统一选拔考试达到相应分数线(2008年180分左右,2009年230分左右)的学生,暂时不再招收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学院大部分学生在C区生活和学习,机械专业学生在B区生活A区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