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箩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那地一带的布衣(壮)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
背箩球的来由无从考究,相传清末民初时就在当地广为流行。娄地还流行着一首歌谣:“二月吉旦好风光,布农布衣喜气洋,龙狮对对当天舞,背箩球赛满歌场,一具锦球似歌心,歌投棉球引妹唱,妹不嫌弃哥家苦,哥妹同上锦球场。”多年来生活在那地一带自称为布农、布衣、布班等壮族人民就开展这种体育活动,他们多是用来“谈情说爱”,壮语“背箩”的意思是“去玩爱情球”。这种背箩球多是在牛场和草坪开展。如今当地壮族人民已把它发掘整理为在篮球上开展的比赛活动。
背箩球比赛规则
场地:宽十四米,长二十四米。
人数:双方各十至二十人均可。
时间:分上下两场,每场十分钟。
用具:上场队员每人背一只背箩,箩里放有一块标志为篮圈的牌子,牌子拖有一根长一米的绳子,此为真圈箩。但是真圈箩每队只有一块,到底在哪个队员的背箩里,那就靠对方去侦察了。
比赛开始:裁判员把锦球投向空中,由双方队员争夺。一方得球后,一分钟内若不投向对方的箩内,则违例,改由对方发球。投入对方假箩不得分,投入对方真箩才得分,投中一次算两分。双方都设有一名护箩员。如投向真箩时,球出手后,护箩员方可急中换牌,这样投中箩内也不算得分。一定要投对有真牌的箩内才算得分。各方的护箩员要经常秘密变换。抢球时不能抓手,抓手为犯规。对方投箩时做一个假动作但球未出手,护箩员这时换牌也是违例,罚投死球两个。对方投球时背真牌的队员不能丢、摆背箩,乱偏或丢摆的也罚投死球两年。这样反复地进行。以积分多少决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