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
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
个人简介谭靖夷(1921.11.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湖南省衡阳县人。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中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在坝址岩溶强烈、坝高165米的乌江渡工程中,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取得突出成效,并在全国推广,为岩溶发育地区兴建高坝大库开辟了道路。因负责《在岩溶狭谷地区建设乌江渡水电站》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谭靖夷是著名的水电施工专家,历任施工总工程师33年,他主持建成流溪河、柘溪、乌江渡、东江等大中型水电站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高78M的流溪河拱坝,高165M的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高157M的东江双曲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尤其是乌江渡坝址岩溶强烈,为防止水库漏水,经过严格的反复试验研究,首创了有我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用于该工程中取得了罕见的防渗效果,水库蓄水17年来,一昼夜渗水仅30MS,该项高压灌浆技术已在全国推广。1985年他因此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近十余年他继续为包括长江三峡的十余座大型水电工程倾注心力,参与提交咨询报告70余份
,做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他为“湖南科技之星”。
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在坝址岩溶强烈、坝高165米的乌江渡工程中,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取得突出成效,并在全国推广,为岩溶发育地区兴建高坝大库开辟了道路。因负责《在岩溶狭谷地区建设乌江渡水电站》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6月荣获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
媒体报道“平生志在治山川,闽粤湘黔不计年。何惜青春成白发,喜看水电展新篇。惊涛恶浪犹萦梦,高峡平湖别有天。四化征途堪
再战,丹心捧向红旗前。”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谭靖夷61岁入党时写的《入党书怀》,也是他人生追求和奋斗的真实写照。1941年,谭靖夷被保送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学习。大
学期间,他读了孙中山《建国大纲》有关建设三峡水电站的宏论,深受鼓舞。毕业后,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铁路工程,他却选择了水力发电工程。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水电建设和江河治理,四十年如一日坚持工作在水电科研一线,几次有机会调到京城,都被他放弃了。
他在担任施工总工程师期间,主持建成了8座大中型水电站和一些水利工程,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双曲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流溪河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在我国首次采用大坝混凝土预冷及坝内冷却等温度控制技术和隧洞开挖光面爆破技术;乌江渡水电站工程建设中,为解决强岩溶地层的渗漏问题,首创了有我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取得了罕见的防渗效果,其成功经验和技术为我国在岩溶地区建设高坝开辟了道路。为此,1985年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已85岁高龄的谭靖夷离开总工程师岗位虽近20年,但他仍常年奔忙在各建设工地,平均每年在外约160天;他的足迹遍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50余个大型水利工程,其中包括长江三峡、广西龙滩、云南小湾、四川溪洛渡等特大型工程,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