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穴针刺手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透穴刺法

透穴刺法是继《内经》以后,毫针应用的一种新的特殊刺法。透穴刺法是用卧针沿皮刺或直立深刺,让毫针从一穴刺入,使针尖到达另一穴的部位,达到一针二穴或一针多穴的目的。

透刺法开始于元代,如《玉龙歌》:“偏正头风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元代窦汉卿、明代杨继洲都擅用此法。

二、透刺作用与方法

透穴刺的特点是,针刺少,而刺激穴位多。一方面可减轻针刺的痛苦,另一方面同样可做到取穴多,利用多个穴位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透穴刺法,就其透刺的方式来看,有三种。

(一)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如丝竹空透刺率谷、地仓透颊车、液门透阳池、列缺透太渊等,可增强疏通本经经气的作用,提高对经脉疾病的治疗效果。

(二)向邻近经脉透刺

多为同一平面的横向透刺,如风池横透风府,曲差沿皮向外透头临泣,印堂透攒竹等,可增强疏通局部经气的作用,对改善局部症状效果明显。

(三)向表里、阴阳经脉相互透刺

多为直刺深刺,如阳陵泉透阴陵泉、合谷透劳宫,昆仑透太溪,光明透蠡沟等。这种刺法刺激量大,针感强烈,可调和阴阳,调节表里,对改善全身症状和远端病症效果较好。

三、应用举例

《针灸大成·玉龙歌·杨氏注解》关于透穴的运用实例如下:

印堂刺1分,左右透刺攒竹婴儿慢惊风

风池刺1.5寸,透风府穴痰饮所致的偏正头痛

合谷穴刺至劳宫偏正头痛

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口眼喎斜

头维沿皮透刺两额角眉棱骨痛及眩晕

瞳子髎透鱼腰两睛红肿疼痛羞明

阴陵泉透阳陵泉关节红肿疼痛

间使透支沟疟疾

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手臂红肿连手腕疼痛

列缺透太渊寒痰咳嗽

少泽穴沿皮向后刺3分乳痈

至阳针刺沿皮下刺3分黄疸

风门沿皮向外刺伤风感冒

针复溜3分,沿皮向骨下刺1寸伤寒无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