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惊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以A.-L.-R.马奇诺的姓氏命名。1929年12月马奇诺任法国陆军部长,经他努力,法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沿东北部边境修建绵亘防线的巨额拨款。于是,防线即全面展开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马奇诺防线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千米。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域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千米)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千米)组成。工程构筑以梅斯和劳特尔两个筑垒地域最坚固。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千米正面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420毫米臼炮炮弹两发直接命中。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用地雷场加强。1940年5~6月,德军主力通过阿登山脉,从马奇诺防线左翼迂回,在蒙梅迪附近突破达拉第防线,占领了法国北部,接着进抵马奇诺防线的后方,使防线丧失了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