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刻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会稽刻石 题解】原会稽刻石在浙江省绍兴地区之诸暨市枫桥镇乐山村东北部(即绍兴县平水镇平江村西南寺里头村背后)的秦望山上,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登上秦望山顶,大约面对古越大地, 颇生感慨,即使丞相李斯刻石立碑于秦望山,即“会稽刻石”。刻石由李斯撰文并篆书,俗称李斯碑。《史记》载:石高一丈四尺,南北面广一尺,东西面广一尺六寸。孙畅之《述征记》云:“其字四寸,画如小指。”现存之会稽刻石,已几经复刻。元至正元年(1341),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駉以家藏旧本摹勒,与徐铉所摹绎山碑表里相刻,置于府学宫之稽古阁( 今绍兴市稽山中学)。碑高230厘米,文小篆,与《史记》所载有数字不同。此刻在清康熙(1662-1722)年间又为石工磨去。乾隆五十七年(1792) 知府李亨特嘱钱泳以申屠氏本双钩上石,刘征刻,立于原处。现移于大禹陵碑廊。《金薤琳琅》称:“观其字画与 《峄山碑》绝类,岂亦出徐鼎臣、郑文宝之所摹而申屠氏尝藏之与。”《会稽志》引李嗣真评李斯小篆:“古今妙绝,犹千钧强弩, 万古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 亦是传国之遗宝。”有王氏话雨堂旧藏明脱本影印行世。会稽刻石已传至日本,光绪十一年(1885),日人以高槻千叶藏双钩本,重刻于日本;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钱泳本再翻刻于焦山。

秦始皇通过此刻石提出妇女的贞节观念,特别是会稽刻石上记载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妻为逃嫁,子不得母”等句。

【会稽刻石 原文】皇帝休烈(1),平一宇内,德惠攸长(2)。

卅有七年(3),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4),黔首斋庄(5)。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6)。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7),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8),贪戾慠猛(9),率众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10)。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11),行为辟方(12)。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13),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14),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15),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16),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夫为寄猳(17),杀之无罪,男秉义程(18)。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19)。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20),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

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21)。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秦始皇本纪》

【会稽刻石 译文】皇帝创业美且盛,境内平定大一统,德泽恩惠长又长。始皇三十有七年,亲自出巡游天下,视察周遍到远方。于是登上会稽山,宣布教化树风尚,国民肃敬又端庄。臣子个个颂功德,寻根求原明事迹,追述往事赞秦皇。秦皇天圣做国君,始立法令正名实,明确公布旧规章。首先统一总法式,审别官职明任务,从此办事有恒常。六王专横背信义,贪心乖戾又凶猛,个个带头想逞强。随心所欲施暴虐,自恃军力太骄狂,屡次出兵动刀枪。暗中通使搞离间,串联合纵拒秦国,所作所为不正当。掩盖内心怀奸计,公然外来侵我疆,天下从此起祸殃。秦国正义威力强,扑灭暴力诛叛逆,乱世寇贼尽灭亡。始皇圣德深又广,充满天地和四方,泽被众生浩无疆。皇帝统一海内地,兼听天下万千事,远远近近政治清。运用道理管万物,确定是非看事实,载入史册须正名。无论贵贱法通用,是非公诸众人前,不准欺骗有隐情。文饰过错说有理,夫死弃子再嫁人,加倍死罪惩不贞。内外隔绝防范严,禁止男女犯奸淫,人人干净心要诚。有妇之夫淫人妻,杀死奸夫不算罪,男子礼仪有章程。为人之妻若逃嫁,害得子女失母亲,都要教育使廉清。政治统一改陋俗,天下众民受教化,善经美典披在身。人人知道遵法度,家家和好共敦勉,天下无不听王令。国民都能修洁心,乐守规矩同法则,吉庆欢乐保太平。后人奉公敬守法,长治久安无尽期,犹如车船永不倾。随从群臣齐歌颂,请求刻石树丰碑,光辉永留映美铭。

(王维堤)

【会稽刻石 注释】(1)休烈:盛美的事业。

(2)攸:原作“修”,据严可均辑校《全秦文》卷一所收申屠駉重刻会稽碑拓本改。“攸”在此作语助。

(3)卅:原作“三十”,据严辑《全秦文》会稽碑拓本改。 (4)省(xǐng):明白。

(5)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斋:肃敬。

(6)道:原作“首”,据严辑《全秦文》会稽碑拓本改。高明:指秦始皇的所作所为。

(7)刑名:本指形(事实)和名(名称)。先秦法家把“名”引申为法令、名份、言论,主张“审合刑名”,“循名责实”,以明赏罚。

(8)六王:指楚、齐、燕、韩、魏、赵六国之王。专:独断专行。倍:通“背”。 (9)慠(aò奥):同傲。

(10)甲兵:甲胄和武器。 (11)合从:即合纵,战国后期纵横家提出的六国联合抗秦战略。

(12)辟:同僻。方:通“旁”。辟方:不正当。 (13)殄(tiǎn舔)熄:灭绝,扑灭。

(14)六合:天地及四方。 (15)否(pǐ匹):恶。 (16)饰:文饰。省:通“眚”,过失。

(17)寄猳(jiā家):借给别家传种的公猪,比喻入他人家中淫乱的男人。 (18)秉:操持。义:礼仪容止。

(19)休:美。 (20)敦:督促。 (21)垂:流传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