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安庆市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成立于2004年,系海口镇教委和中心小学合并而成,负责全镇小学教育行政、人事、经费和教学业务管理,辖14所完小和2所初小。全镇小学在编教职工160余人,退休(养)教职工 80多人,小学教学班110个,在校学生3600人,附设学前班8个,在校幼儿200余人。

海口中心学校本部设在海口镇工业园区,占地22亩,建筑面积2000m2,在校学生700人,教职工40人,是海口镇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

1985年,怀宁县实施乡镇区划调整,红星乡划分为巨网乡和红星乡,同时将洪铺镇部分村划入巨网乡,小学教学业务管理分别由巨网中心小学(设在镇江小学)和红星中心小学(设在南埂小学)承担。1987年,乡镇教委成立,由巨网乡教委和红星乡教委分别负责两乡教育行政管理。1992年,怀宁县实行撤乡并镇,巨网乡和红星乡合并成立海口镇,教育机构也随之改变,撤销巨网乡教委和红星乡教委,成立海口镇教委;撤销巨网中心小学、红星中心小学,成立海口中心小学,校址设在南埂小学。2003年9月,海口中心小学迁入新址。2004年,安徽省实施乡镇教育机构改革,撤销乡镇教委和中心小学,成立中心学校,海口中心学校诞生。

海口中心学校辖五个辅导区:

皖江辅导区:皖江小学、张港小学、南埂小学、叶墩初小、安西初小

海口辅导区:海口小学、西中小学

红星辅导区:红星小学、北埂小学、镇江小学

培文辅导区:培文小学、保婴民族小学

义湖辅导区:义湖小学、引河小学、溢湖小学

海口中心学校大事记

1987年 撤消保婴村新华小学,成立保婴民族小学;成立乡教育委员会.

1990年 普及初等教育验收合格

1991年 义湖小学兴建教学楼

1992年 红星乡、巨网乡合并成立海口镇,撤消乡教育委员会,成立海口镇教育委员会;撤消巨网中心小学、红星中心小学,成立海口中心小学.

1993年 海口小学兴建教学楼

1994年 “两基”达标工作全面启动。皖江、红星、镇江等小学兴建教学楼。

1995年 培文、西中等小学兴建教学楼

1996年 10月份“两基”达标工作经省验收合格。

1997年 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实行小学毕业生直升初中。

1998年 8月,海口遭遇特大洪水袭击,跃进圩,红丰圩,培文圩等圩溃破,广生初小、五股初小被毁。9月,为保证大灾之后学生能正常上学,省委书记卢荣景、省长回良玉亲自到海口视察灾情,慰问指导;市委副书记张世云到保婴、海口、张港小学慰问。副市长梁热、市教委主任高开甲到保婴视察;市委组织部长程继兵到海口小学考察;安徽省合力叉车集团公司为海口小学捐款20万元建造教学楼;撤消五股初小、广生初小并入海口小学。10月,香港陈秀兰女士捐款十万元,兴建保婴小学教学楼;张港小学兴建教学楼。12月份,省“两基”达标复查验收组来校考核,复查验收合格。

1999年 10月,海口小学合力教学楼竣工,市委组织部长程继兵、安徽合力叉车集团公司总裁刘汉生为教学楼牌。

2000年 3月份,撤消红丰初小,并入张港小学。6月1日,市委组织部长程继兵,省叉车总厂领导到海口小学慰问。

2001年 9月份,海口镇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

2002年 海口中心小学新校址选定,教学楼动工。

2003年 9月份,海口中心小学迁入新校址,开始教学。

2004年 北埂小学兴建教学楼。

8月安徽省实施乡镇教育机构改革,撤消海口镇教委、海口中心小学,成立海口中心学校。

2005年3月,安庆市教育局长江兴代、大观区区长龙道金、副区长何新华、教育局长李耀武到海口中心学校考察指导。6月实施区划调整,海口镇由怀宁县划入安庆市大观区。

2006年7月,市民委主任黄晓玲等领导到保婴民族小学考察。9月,撤消新生初小,并入溢湖小学;撤消东方初小,并入培文小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