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拉筛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34年,一个来自东印度(现在的孟加拉国)的普通学者——钱德拉,在数论领域中取得了一个辉煌成就,这个成就使他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钱德拉的结果浅近易懂,甚至连小学生也能完全理解.我们先画一张正方形表格,表格中横行与纵列的地位是完全一样的.在数学上,称为“对称矩阵”.

钱德拉的正方形筛子的第一横行是首项为4,相邻两数之差为3的等差数列:4,7,10,…(可以一直写下去,永远写不到头).第二行,第三行,……以后的任何一行也都是等差数列,只不过相邻两数之差逐渐变大,分别是5,7,9,11,13,…,而且都是奇数.

4

7

10

13

16

19

22

25

……

7

12

17

22

27

32

37

42

……

10

17

24

31

38

45

52

59

……

13

22

31

40

49

58

67

76

16

27

38

49

60

71

82

93

……

19

32

45

58

71

84

97

110

……

……

……

……

……

……

……

……

……

……

这个方筛的奥妙在于:如果某个自然数N出现在表中,那么2N+1肯定不是质数,如果N在表中不出现,那么2N+1肯定是质数.

我们来看几个实例.既然此表从4开始,跳过了1,2,3这三个数,当然它们是决不会在表中出现的.这时,2×1+1=3,2×2+1=5, 2×3+1=7.你看, 3,5,7都是质数.再看出现在表中的数17,它的2倍再加1等于35,35不是质数.几乎所有的质数都可从表中逆推出来.例如,我们暂时弄不清101是质数还是合数,可以通过这张表去判定.由于(101-1)÷2=50,而50在表中被“跳”过去了,因此,我们不必去试除或查阅质数表,即可判定101必是质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