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三叛,又称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4月)、毋丘俭文钦之叛(255年1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4月—258年2月)。
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曹爽被废,司马懿掌握魏国大权,进王凌为太尉。王凌意图废魏帝曹芳,改立曹彪。但是事情被发现,司马懿率军讨伐,此为王凌之叛。最后王凌只好投降,后被杀。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之。254年司马师怀疑曹芳意图罢除他,就废除他而改立曹髦为帝。隔年毌丘俭与文钦举兵讨伐司马师),此为毋丘俭文钦之叛。最后司马师率军平定,毌丘俭被杀、文钦投降孙吴,同年司马师去世,司马昭继之。当司马昭掌握魏国大权后,为了铲除曹魏势力,逼反诸葛诞,此为诸葛诞之叛。诸葛诞攻杀扬州刺史乐綝,联合孙吴,仓促举兵。吴将朱异率军屯寿春西南,孙綝率军屯镬里(今安徽巢湖市境)。最后司马昭率军击败朱异,尽焚吴军粮秣,孙綝被迫退兵,吴将全祎、全端投降,文钦劝诸葛诞逃亡,为诸葛诞所疑,反被杀,二月,司马昭克寿春,诸葛诞兵败被杀。
这三次兵变的失败,使司马氏成功铲除拥护魏帝的势力。此后朝廷上很少有实力派支持魏帝,士大夫纷纷拥护司马氏,司马昭成功走向篡位大道。260年发生甘露事变,曹髦不甘被控制,率臣反抗司马昭,最后被司马昭、贾充及成济所杀。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称帝,建国西晋,曹魏亡。
战事经过:王凌之叛、毋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