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谷城

Taigu City

中国古代北方小型城市建筑的代表。位于山西省中部,初建于北齐(550~577),名阳邑,隋改太谷,清代成为全国票号业的中心之一。城方形,每面约长1300余米,东、南、西墙近中处各开1座门,对门设丁字形大街,为城市纵横两轴,丁字街交点处建鼓楼,楼北正对县衙,北门及北大街偏在西侧。其他小街基本为正向直角相交组成网络。4座门各有城楼并建瓮城,门外后期发展的部分称关厢,东、南门由于面临主要对外交通线,关厢较大。城内有庙宇多处,以西南部的白塔寺最大。塔建于宋金,八角7层砖建,是城内重要景点之一。与之对称,在城东南部有文庙。城内房屋大部为平房,但由于金融业发达,房屋体量较大,质量较高。沿干道两侧的票号商店多为楼房,并常有廊房。

太谷的布局是封建社会北方小城市的典型形式。县衙在城市中部,位于中轴尽端显要地位,突出了政权的重要。在市中心建高大鼓楼,是自元大都以后北方城市的普遍作法,除具有军事意义外,又点示了城市中心,强调了布局的规整和对称,是干道的对景,与城楼呼应,丰富了立体轮廓类似太谷城布局的城市现存者还有平遥兰州等。有的干道是十字交叉,如西安、酒泉、大同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