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炳昶(朝鲜族),1931年出生于北京,沈阳曲艺团一级演员,曾当选沈阳曲协主席,沈阳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相声演员。
“金炳昶,那太有名啦,我们这个年代的人谁不知道啊!”一位出租车司机听说记者去采访金炳昶时脱口而出。
而当记者请金炳昶评价自己时,他却说:“我这一生,太平凡了。”
“保家卫国在沈阳”
上一点年纪的辽宁人都很熟悉金炳昶,他与杨振华等人合说的相声《假大空》、《临死之前》、《下棋》等段子脍炙人口。退休以后的金炳昶仍旧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直到70岁,还在登台表演,视相声舞台如生命。
金炳昶的相声之路,是从他18岁去天桥听老艺人说相声开始的。“北京老西单商场的启明茶社,从小我就听常连安等老先生的相声。”金炳昶说。
金炳昶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念书时,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金炳昶应征入伍来到了沈阳。也许是他与沈阳这座城市有更深厚的缘分,到了沈阳以后他就被留在了这里。“我们那批同学,有些人就死在了朝鲜,我被留下来就活了下来,那时候有句话叫‘抗美援朝没过江,保家卫国在沈阳’。”
在沈阳,金炳昶开始业余说相声,并拜了杨海荃为师。每个晚上,他们都会应邀到各企业去演出,每天有三角钱的补助费,仅够吃一顿晚饭,但就是这样的生活,金炳昶今天回忆起来还是乐此不疲。
因为金炳昶所在的部队某建筑公司归属营口市,他也离开沈阳到了营口,在建筑公司当秘书。到1961年,正是他在营口市业余说相声最火爆的时候,尽管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人们都吃不饱,但是金炳昶的表演每晚不断。
那时金炳昶自己创作相声,在一次营口市广播电台助兴演出时,他创作的《营口颂》获奖,这是他一生之中29个奖的开始。当记者请金炳昶试着再回忆那段相声的内容时,金老连连摆手,“忘了忘了,多少年了,那是40多年前的事啦。”
第一次“走穴”
1961年,金炳昶调入刚刚成立的营口市说唱团任相声队队长,第一次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
尽管说唱团成立了,但是人手不足一直限制着发展。特别是相声队的演出,每次都要靠袁阔成讲评书才能撑起场面。无奈之下,1962年金炳昶调回沈阳,加入沈阳曲艺团相声队。
“文革”期间,金炳昶和妻子一起被下放到了沈阳服装公司,金炳昶在车间劳动学会了用电剪子,能一次剪100张布。“文革”结束以后,金炳昶再次回到沈阳曲艺团,并与杨振华等合作,逐渐迎来了自己相声事业的顶峰。说起印象最深的一次演出,金老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去通化那次‘非法演出’嘛!”
那时,曲艺团的演员是不允许自己出去表演赚钱的,但是有一次通化方面邀请杨振华、金炳昶过去演出,一场演出的费用是300元,这个数字在当时相当于一台黑白电视了。金炳昶和杨振华想得挺简单,就去了。谁知道这件事被团里知道以后定义为“非法演出”,并要从他们两人的工资里扣除,导致了这对黄金搭档的暂时分别。“杨振华当时就不干了,自己走了。我又不想走,那扣钱就扣吧,”金炳昶回忆说,“不过当时团里很担心我也走了,其实只扣了第一个月的25 元,就没有再扣过。”
回忆这一次演出,年过七旬的金炳昶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效果太好了,一进城市路两边都是大标语,‘欢迎杨振华金炳昶来通化演出’,那大字块跟 ‘文革’时的大标语一样大,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么隆重的欢迎。”他用效果好宣传好收入好这九个字来形容这次演出,这件引发了不小风波的事件在这么多年以后留存下的多是美好和有趣。
大师姐成了妻子
采访中,金炳昶为记者介绍照片时找到了一张奖状,这是1999年他家获得省妇联的“特色家庭”的奖状。话题自然转移到了金炳昶的妻子、相声演员富兰英上。
妻子富兰英曾是金炳昶的第一位搭档,也是同出自杨海荃的门下,他们一起合作说了五六年的相声,包括《相面》、《天文学》等段子。
“刚认识的时候才20多岁,我曾经去看过她说相声。1957年我和马子恒、王海江、杨金声、周印金、杨振华一起拜师,富兰英是我们的师姐。我到了营口以后,有一次杨振华和王海江给我写信,问我有对象没有,如果没有,富兰英我同意不同意。”
那时候金炳昶要叫富兰英大师姐,看到这封信以后,金炳昶心里乐不可支,他没有回信就直接赶回了沈阳。“我年轻的时候挺瘦的,也算挺帅吧,在我们师傅家里,看到富兰英,她说她没有啥意见,就问我同意不同意,如果同意以后得养她的父母。我说那个不成问题,我心想,别说养她的父母,就是养爷爷奶奶也干啊。”
就这样,金炳昶和富兰英结婚了,并且成为舞台上的搭档。但是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1966年,曲艺团送戏下乡,演员背上很重的道具徒步行军,体弱多病的富兰英4天4夜没合眼,并且出现了幻觉,后来被鉴定为精神分裂。
在以后的日子里,金炳昶全心全意地照顾着自己的妻子,每次妻子病情发作对金老拳打脚踢时,他都没有动摇过。就这样,不离不弃地照顾到2002年冬天,富兰英因结肠癌离开人世。
“2002年1月25日11时25分去世的,”这个时间金炳昶脱口而出,不似此前忘记退休的年份,或忘记曾经获得的某个奖需要查资料那样,“她啊,是个男人性格,点火就着,很讲理也豪爽……”
退休:我还没演够
上世纪80年代,是沈阳相声的辉煌时期,那时候在大馆的演出,一天四五场,早晨进去,晚上才能出来,杨振华和金炳昶的节目压轴。因为他们的相声能够针砭时弊,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我们那时候是敢写敢说,有些讽刺当时官员的相声都敢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时候,讽刺相声《假大空》获得文化部创作表演一等奖。“那时候爱怎么着怎么着,也很年轻,有冲劲。”金炳昶感慨道。
上世纪90年代初,金炳昶退休,又能和杨振华名正言顺地一起演出了。两个人参加了辽宁电视台的很多节目,最忙的时候每周都需要一个新节目,直到70岁,金炳昶还活跃在舞台上。
直到三四年前,金炳昶不再演出,“我们年龄都大了,而青年人又没有机会,我们占着那个台子干什么啊。”
1998年,金炳昶获得了他人生中第29个奖,相声《你以为你是谁》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56周年的演出中获纪念奖。
现在,金炳昶和女儿住在一起,因为疾病每年的医药费就需要三万多元,而他目前只拿着每个月1600多元的退休金。说起生死,金炳昶面色柔和,“ 我这一生当中没有什么值得大写特写的地方,没有啊。平平淡淡、碌碌无为,我最大的感悟啊--”金老卖了个关子,幽幽地说,“就是,我没演够。”
尽管在舞台上坚持了一辈子,“仍旧遗憾自己结束舞台生涯太早,恨自己在能演的时候没有认真地多出好节目。”视舞台如生命的金炳昶在沈阳相声的历史中走出了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