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乾隆青玉山子,青玉带皮,呈多山峰形。山子前平处琢刻乾隆御题和田玉前赤壁图:“壬戌泛舟游挚宝,清秋赤壁景新鲜。成图那藉琢磨巧,玉局原是玉样人。”另一面琢岩壁亭台,苍松参天,全器揣摩乾隆皇帝御题诗琢制而成。
三文士泛舟游于山壁之下,随波而下。工匠巧随石形琢刻山水,山峰重叠,山势高远。前饰挺拔古松,远山林木茂盛,楼阁隐约可见,水波、流云线条简单流畅。
苏轼的赤壁赋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此赋几千年来能一直传诵不已,文辞生动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赋中情景交融、如文如诗,寄托了他无限的情怀。前赤壁赋正是苏轼第一次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游了赤壁之后有感而作。“清波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亦正是工匠要在此玉山表达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