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社区地处太原市中心地段,东起五一路,西至海子边东街;南起五一广场,北至桥头街。辖区面积15万平方米,居民1416户,4703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972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0.7%。商业较集中,比较大的驻地单位有山西饭店、五一大楼、省话等。驻地单位和居民在社区建设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为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建成了“星光老年之家”,设有“三室、一场、一校”即:阅览室、医疗保健室、文化娱乐室、健身场、老年学校,设立了医疗保健、健身、娱乐等服务,使老年人在社区内生活有人照料、活动有场所、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管,充分体现了共驻、共建、共享的原则。
社区成立了“低保志愿者服务队”、“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拥军妈妈队”、“文艺活动队”四支队伍。在军属家、残疾人家、特困户家、老红军家都能经常见到他们服务的身影,在重大节日也能见到他们表演的身影。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在社区形成一股精神文明热潮。
海东社区自成立以来社区干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00二年获“迎泽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2、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海东社区村庄由来 高氏祖于明永乐年间由云南徙迁至此立村,时因西临海处,故名。
政区人口 社区位于上马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3.25公里,西与郭家庄社区接壤,北濒桃源河,东与蓝家庄社区毗连,西与邱家屯社区相邻,拥有耕地770亩,237户,672人。
经济状况 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小商业、饮食服务业、家庭饲养业和手工业为重点的方略,就2002年计社区就有20多个业户为花芯厂配套经营,只此一项从业人员竟达300余人。2004年社区总收入1814万元,人均收入5104元。
社会事业 社区在上马街道境域内其水源是一个含氟较高的村落,旧时因水质低劣,村人患斑铀齿者众多。为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帮助下,打了一口水质较优的水井,并建了水塔,铺设管道,使村民吃上村建的自来水,初步远离氟水源,1997年村又投资12万元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由此彻底告别了氟水。
社区还投资10万元、上级政府拨款30万元,对两条大街进行拓宽取直,并用沥青硬化路面;投资3万元砌修了排水沟,且栽花植树,绿化、美化村容、村貌,还投资实施了电网改造、变压器增加350千瓦的容量。为改善办学条件每年拨给学校1.3万元,每年为独生子女投放备用保险金8000元。2003年社区基本养老保险216人,基本养老保险率达66.2%,有576人参与了合作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上缴金额8936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