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拉沁夫(1930.8.8 — )蒙古族,当代中国著名作家。辽宁省吐默特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人民文学》顾问编委,中华文学基金会副会长,《民族文学》杂志的创办人。
1945年参加工作,1951年,发表处女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受到文艺界的重视。1952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得到许多著名作家的指导﹐开阔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观察生活的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创作简历
玛拉沁夫主要从事小说创作。1956年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后更名为《茫茫的草原》)上部出版﹐这部小说反映了内蒙古察哈尔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运动和解放战争初期所进行的尖锐复杂的斗争﹐以及同民族上层分子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终于获得解放的斗争生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生活道路和个性的人物。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抒情笔调是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它是解放后第一部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艺评奖文学一等奖。此外﹐先后出版的还有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1954)和《花的草原》(1962)﹑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1980)﹑《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1982)等。 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及《玛拉沁夫文集》(7卷),分获全国性文学奖或电影文学奖。
玛拉沁夫也从事散文与电影文学创作﹐散文集有《远方集》﹐电影文学作品有《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和《祖国啊﹐母亲》。
玛拉沁夫的创作﹐著力描写的是草原生活﹐以及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其作品始终没有离开歌颂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这一主题。茅盾在《〈花的草原〉序》中曾说﹐“玛拉沁夫的作品﹐好处就在它们都是从生活出发”﹐他的作品“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是浓郁而鲜艳的”﹐“写草原风光﹐笔墨轻灵而明丽”。玛拉沁夫的有些作品已被译成英﹑俄﹑日﹑法﹑世界语等文字。
百年经典《敖包相会》
歌曲《敖包相会》、《草原晨曲》,词作者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哟,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在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我在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除此之外,玛拉沁夫先生的经典作品还有
儿童文学《草原英雄小姐妹》
电影文学《草原上的人们》
文学之家
他的夫人是《民族文学研究》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民族文学专家娜仁戈娃
他的儿子也非常优秀,一直奋战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界,他就是现任内蒙古民族大学党总支书记的特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