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家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样的一群人?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s)是一个新近得到命名的群体。对中文读者来说,“社会企业家”还是一个新引进的词。
《如何改变世界》的作者戴维·伯恩斯坦这样定义社会企业家:“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构建一个理想世界的人。”社会企业家是用商业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问题,用商业的规则去解决问题,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盈利。社会企业家多为社会公益组织的发起者和经营者,例如为印度流浪儿童创设24小时救援热线的杰鲁,为南非艾滋病人建立看护网络的霍萨,为巴西贫苦牧民架设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罗萨。
严格的说,社会企业家指(1)认识到社会问题(2)运用企业家精神以及方法来组织、创造、管理一个企业(3)达到社会改变的目标。
当一般的企业家以利润来评估经营成效时,社会企业家以造成的社会变化作为经营的成效评估基础。到目前为止,社会企业家的定义还有许多争论。有些人希望能将这个名称局限于完全自给自足的组织,而且资金来源完全都是交易所得。有些人则希望能把一些与政府合作并且接受补助或赞助的组织也纳入。
企业家是为了利润才创办企业的,而社会企业家应该是以社会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而创办企业的,他们为理想所驱动,是有创造力的个体,具有持续的开拓与创新精神,肩负着企业责任、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而努力。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企业家,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在环保、节能、保护资源、不破环生态平衡、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及其切身利益的条件下,创造了有利于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并交纳了应交税金。
2、企业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企业要有积极向上的、吸收了古今中外先进思想和理念的独特企业文化,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企业不仅是就业的场所,更应该是育人的学校。
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进行欺诈行为,不发布虚假信息,不能以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身心健康)为代价谋取高额利润。
4、 在符合以上三点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做好公益事业,捐助更多的善款。
顺便提一笔:社会企业家可以有不同的译法。作者说,Entrepreneurs在法语中意为“从事者”。汉语通常译为“企业家”。如果直接使用这个词的本意,译为“事业家”也说得通,而且可以与我们熟悉的事业单位等说法接轨。不过,企业家另有一种独特含义:发现需求,创造性地组织各种生产要素,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这种需求。这种含义,这种特殊才干,在中国庞大的事业单位深入改革之前,恐怕还难以成为“事业家”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