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补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工艺:针法繁多,现多采用柳埂、套花、衲针、坝活、扦补、拨花、勒丝等20种左右

献县补花

针法,要求做到紧、齐、浅、匀。紧即扦线扣于花边及底布上,花片应趴而不起;齐即要求扦线针脚长度一致;浅即扦线以扦住花片与底布结合处两根布丝为准,并在花片上不得有明显针迹;匀则要求针距间隔匀而不斜。柳埂针法必须自左至右,再向左出针,针针压过半针,拐弯处针码匀短。每一产品内数种针法并用。

特点:工艺以花卉图案为主,构思巧妙,图形清晰,色彩艳丽,结构匀称。

献县补花是河北省小有名气的手工艺品。补花是以精湛的艺术,巧妙的手法,将花补在各种颜色的底布上,显示出自然美的特色和独特的艺术性。

补花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献县原是多水患之乡,贫民百姓流离失所,衣不遮体,故破处用不同颜色的布来补好,后经巧手制出花样补在衣服上。词法流经在乡间,到明,清年间由该县流传到中原地区,如民间的童帽,寺庙佛帷,宫廷的服饰等。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穿的宫服就是用补花工艺加以点缀的。

50年来,献县补花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补花制品不仅典雅美观,而且经洗耐烫,久不变色,国内外市场上畅销的由各种色彩的机,手绣补的台布,床单,床罩,被罩,围裙,餐巾,睡衣,女上衣,门帘及雕绣窗帘与帷帐等。[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