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症状与侵染循环
菜豆根腐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一般从复叶出现后开始发病,植株表现明显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逐渐明显,植株下部叶片枯黄,叶片边缘枯萎,但不脱落,植株易拔除。主根上部、茎地下部变褐色或黑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茎叶萎蔫枯死。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根腐病是因半知菌亚门镰孢属、菜豆腐皮镰孢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0年左右。病菌主要借土壤传播,通过灌水、施肥及风雨进行侵染。病菌最适宜生育温度为29-30℃,最高35℃,最低13℃。土壤湿度大,灌水多,利于该病发展;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较重。
(2)防治方法: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抓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A)选用高抗病品种。
(B)注意不施用含有西瓜秧蔓、叶片、瓜皮的圈肥,防止肥料传菌;增施钾肥、微肥、有机肥料和生物菌肥,减少速效氮肥使用量,防止瓜秧旺长,促秧健壮。
(C)播种前用1000倍天达恶霉灵+200倍“壮苗灵”药液浸泡种子20分钟,严格消毒杀菌,防止种子传染。
(D)如果已经开始发病,其主要用药如下:800倍“天达2116”+30%恶霉灵水剂1500倍液(或天达浴丰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0%超微多菌灵5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23%络氨铜500倍液),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喷药时注意细致喷洒茎基部和根部地面。或用以上药液灌根,每墩100-15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可有效地防治此病的发生与蔓延。